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3篇
科学研究   32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01.
林业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再生资源,具有许多重要作用,如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可以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为了让陕北地区的林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陕北地区的林业资源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陕北地区的地理特色提出了一系列改善陕北林业的措施,加强对陕北林业资源的保护,从而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2.
心理品质是指人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所表现的心理特点,是人的心理素质的集中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其他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教学才能,直接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而且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及其发展。心理品质有多个方面,主要有智力、情感、意志、兴趣和性格。优秀的地理教师应该拥有这些方面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203.
2008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Ⅱ历史试题,蕴含着命题者对知识的精妙组合,对考生热切期待的回应,精彩之处多多。如选择题13题至16题的设计体现了一个“巧”字,巧妙地考查了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不落俗套、不偏不怪、角度独特、立意新颖。非选择题37题也值得称道,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全面综合的考查。  相似文献   
204.
一部有所创新和发展的好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邯钢责任会计研究>一书是河北经贸大学范长缨教授等人的会计新作,是他多年从事企业管理实践和执教高校会计讲台之后,在主持、完成原国家教委"关于邯钢转机增效中责任会计研究"课题的基础上,经过潜心探索、认真总结、反复修改而完成的又一部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205.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邯钢责任会计研究》一书是河北经贸大学范长缨教授等人的会计新作,是他多年从事企业管理实践和执教高校会计讲台之后,在主持、完成原国家教委“关于邯钢转机增效中责任会计研究”课题的基础上,经过潜心探索、认真总结、反复修改而完成的又一部学术专著。作为一名毕生从事会计高等教育、会计理论研究工作的长者,看到新书层出,感到由衷高兴。会计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按其管理过程可以将会计分为事前会计、事中会计和事后会  相似文献   
20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广泛.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各项性能指行逐项进行检查、校正.光度计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波长准确度、波长重复性、吸光度准确性、吸光度重复性、基线的稳定性和平直性、光度线性范围、分辨率等.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以保证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7.
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逻辑基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理论基础。研究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意识相关问题,最根本的在于探究如何构建这一意识。构建这一意识要从主观维度追问“人与自然”视角下中华民族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理性认识在这一视角下中华民族与自然之间是生命共同体;从客观维度把握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内容及存在样态,使各民族成员认识到这一共同体的客观存在,从而自觉认同与主动归属;此外,还须从主客一体维度处理好中华民族与自然之间的双向实践互动关系。立足新的时代发展条件,研究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将有助于我国在现实和理论的相互影响下,寻找适合中国生态发展的实践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208.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传统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引入了虚拟教师这一全新的人工智能教育主体,并由此产生了更为新颖的人智交互教学形态。探索人智教学交互中教学信息呈现方式与虚拟教师拟真度的作用,将有助于提升学习者在全新沉浸式环境中的学习效果,为未来以虚拟教师为主体的理想课堂建设提供方向。[研究设计/方法]聚焦于人智教学交互情景,招募54名参与者进行了一项3(信息呈现方式:文字/图片/视频)×2(拟真度:超写实/卡通)的被试间受控实验,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6个组中并观看相应的教学视频,通过前后测问卷对参与者的学习体验效果进行测量。[结论/发现]在虚拟教师授课的人智交互中,信息呈现方式对学习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视频带来的学习效果要显著优于文字和图片;上述影响只有当虚拟教师的拟真度较高时才存在,对卡通版虚拟教师而言,不同信息呈现方式带来的学习效果并无显著差异。[创新/价值]聚焦于虚拟教师这一新颖的人工智能教学代理,通过受控实验精准度量用户学习体验,突破了经验设计的局限,为虚拟教师视觉特征及其教学信息呈现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丰富了以虚拟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课程的基本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09.
[目的/意义]探究不同类型公共危机信息对公众风险感知和防护行为的影响,对于信息发布方采取针对性宣传动员策略至关重要。本文站在公众视角,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探究公共危机信息来源、叙述方式以及二者交互对公众风险感知和防护行为的影响,对于提升信息劝说效果和公众防护行为遵从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设计了2*2的随机对照前后测实验进行检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1)危机信息叙述方式对公众风险感知和防护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数据型比叙事型更有说服力;(2)危机信息来源仅对公众风险感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官方来源比非官方来源更具有说服力;(3)信息来源与叙述方式的交互作用对公众风险感知和防护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4)公众风险感知对危机信息来源、叙述方式和防护行为的关系起正向中介作用。据此,本研究提出巧用叙述方式、搭建信源合作矩阵、合理引导风险感知等建议,助推公众采取防护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