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欧洲狂欢节是中世纪的传统,作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民间文化的典范形式,被认为是创建了一个幻想世界,在此,高雅与低俗、官方与民间、经典与怪诞的分野悉数不见。科隆狂欢节作为欧洲规模最大的狂欢节,源自基督教传统,但也经历了世俗化的过程。1823年成立的"科隆狂欢节组委会",如今已是欧洲城市相关节庆组织的楷模。科隆狂欢节的高潮是"玫瑰星期一"游行,以百吨计数的巧克力糖果消耗,不过是成本一端。科隆狂欢节的盛大场面,同样是资本运作的一个丰硕成果,与昔年巴赫金津津乐道的那种民间自生自发,对统治意识形态表现出桀骜不驯的叛逆精神的狂欢节模态,已经迥异其趣。  相似文献   
12.
等电点是蛋白质最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之一。目前有多种测定等电点的方法。本文利用最简单的浊度/分光光度法和最先进的毛细管等电点聚焦法分别测定了河南牛皮明胶的等电点,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并论证了后一种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埃拉斯莫斯(Desiderius Erasmus,1466-1536)是德国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素有16世纪的伏尔泰之称。欧洲文艺复兴学者声名当时就溢出国界的,公认前后也就是彼特拉克和埃拉斯莫斯两人。埃拉斯莫斯生于鹿特丹,先是在巴黎攻读神学,后又到英国和意大利,潜心攻读希腊学术,到晚年定居巴赛尔,已是人所瞩目的人文主义一代宗师。除了在艺术上少有发展,埃拉斯莫斯当之无愧是恩格斯所说的那一类极有时代特征的文艺复兴“巨人”。  相似文献   
14.
圣维克多的于格美学考陆扬圣维克多的于格(HughofSt.Victor,1096—1141)称得上是欧洲十二世纪神秘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所谓神秘主义,是指新柏拉图主义以降期待通过沉思和感悟,在宗教的虔诚中直接与上帝合而为一的基督教信仰传统,理性和逻辑...  相似文献   
15.
德里达在他后来收入《哲学的边缘》一书的“签名、事件、语境”一文中,曾对英国语言学家约翰·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Theory of speech acts)有过一番推敲。这是一段容易被忽略的文字,然而于了解德里达的解构思想颇为重要。事实上,英美哲学界对德里达姗姗来迟的第一个抵制信号,1977年约翰·塞尔对德里达的发难,就是围绕奥斯汀的理论展开的。本文无意急于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无线局域网技术的特点,通过对高校校园网及其用户进行分析,提出无线局域网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解读恐惧     
北京大学出版社一连出了两本有来头的恐惧译作。去年是挪威新锐哲学家拉斯·斯文德森的《恐惧的哲学》,今年是美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的《无边的恐惧》。这是不是意味着恐惧这个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也开始变成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18.
巴黎的圣丹尼大教堂距离巴黎圣母院咫尺之遥,但是游人不多。巴黎圣母院傲居塞纳河中央的西岱岛上,因为雨果的小说而名满天下。圣丹尼大教堂则凝聚着法国的历史,以区区一个教堂的面积,接纳了法国12个世纪的皇家骨值;圣丹尼大教堂还是阿贝拉尔晚年的栖身之地。按说圣丹尼大教堂理应享有伦敦西敏寺和巴黎先贤祠那样在神圣和世俗空间中的崇高地位,它的相对寂寥,当有其地域和文化上的因由。  相似文献   
19.
陆扬 《科教文汇》2011,(10):35-37
"情知性"教学通过多种激励手段,使学生有较多的成功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愿望。在教学中注重针对性、合作性、开放性和反思性,使课堂充满着智慧,显露出生机。"情知性"教学操作策略突出"创设情景"、"互动交流"、"形成结构"、"新知应用"、"扩展变式"、"及时反馈",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以下简称《故事》)的框架结构迷离复杂,是评论界颇感棘手的一个课题.一般认为乔叟没有完成“总引”提出的一百二十或一百二十四个故事的预定计划,终是一种缺陷.这类观点,在学术界长期居于统治地位.进入二十世纪后,西方学者陆续以戏剧理论或希腊罗马传统释之,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新的疆域.但是这些论述大多裹足欧洲,很难说没有一点欧洲中心论的气味,本文将结合东方传统,阐明《故事》结构为一完整的构造体系,并论述乔叟对框架结构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