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7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1.
学校教育是一种组织传播。学校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参与构筑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等其他传播系统。本文试图对校园范围内学校教育与关联传播系统的关系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2.
本文通过对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代表作的解析,揭示出萧红小说创作文学独创性所表现的三个方面是:主题意蕴的多重性及深刻性;介于小说与散文、诗歌之间的新型小说样式;颇具特色的小说语言。  相似文献   
83.
“同象异字”现象是汉字形成过程中体现出的一种规律,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相关文章,但其确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文章主要从其概念、产生原因、形成途径以及研究意义四个方面来阐释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84.
听、说、读、写四种语言交际能力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作者认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听和读的结合。对学生坚持进行快速阅读和广泛阅读训练,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克服听力理解过程中的语言性和非语言性障碍,从而加速提高其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85.
在世界反倾销行动中,中国首当其冲,成为最主要的反倾销对象。如何在WTO游戏规则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智慧,在保持外贸出口大幅增长的同时,抑制住他国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激增的态势,对于中国的政府和企业来说,是一个难题,更是一次磨练。中国应当展现自身优势,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充分利用规则空间,建立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反倾销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86.
“人禽之辩”“义利之辩”“王霸之辩”构成孟子共同体思想中的三重辩证关系。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的现实考察,其理论价值在于:“人禽之辩”构筑了人性根基,“义利之辩”确立了实践准则,“王霸之辩”设定了终极目标。其现实意义则在于:“人禽之辩”通过“共情”,彰显了人类可以跨越种族、肤色、国界、意识形态等,建立起彼此间的情感呼应和人性诉求;“义利之辩”则说明个体、群体与他者可以实现“共赢”,达到利益均衡与协调;“王霸之辩”则强调在多元世界的政治冲突中,各国之间应当立足构建和谐稳固的多边关系,将“王道”作为共同的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87.
小学教育学教材在小学师资培养和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目前我国发行量颇大、影响深远的三本小学教育学的教材来看,在体系上存在结构大同小异、与普通教育学教材极其相似、没有从小学教育的实际出发、缺乏明确的价值取向等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该重构小学教育学教材的体系,适应小学教育正在发生的巨大变革。在重构中,应该坚持到小学去研究教育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  相似文献   
88.
透水砖是指由透水混凝土材料制成的砖。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主要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在工程实践中,要求其既有较高的强度又要有良好的透水性,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还要考虑透水性,本次试验的目的是找到一个满足两者的最佳配合比,分析砂率及材料用量对透水砖强度和透水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一、教育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之道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平等的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面,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充分地自我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追求的一个最重要、最根本的目标应该是建立公民权利配置的公平机制,实现公民权利的和谐分配.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基础在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首要的、最根本的问题是教育.因为,受教育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教育是造就国家管理者、建设者的基础,教育是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又是和谐关系、化解矛盾的最直接手段.公民平等、充分地实现受教育的权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教育能否做到公正,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否稳固,社会的和谐能否实现和长久.  相似文献   
90.
陈晓霞 《文教资料》2012,(29):117-118
本文通过对张謇创办高等教育的历史背景与办学实践的分析,阐述和总结了张謇近代高等教育思想,旨在为高等教育的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