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5篇
科学研究   21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我们时常责怪孩子不遵守纪律。其实,只要我们回过头来仔细想一想就不难发现,在许多时候,孩子不遵守纪律的原因不在孩子,而在于我们。下面试以几则小游戏为例对此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42.
文章立足于重审自2007年以来的七年中对冯小刚电影的研究,并从文献的数量、学科和质量上进行了分析,其中特意提到了官方背景对此研究的影响;回顾了这七年中产业环境、创作环境的变化对冯小刚创作的影响,特别是由冯小刚带来的主旋律外化问题,以及新媒介环境的电影逻辑;最后,将今天的冯小刚置于"回归与螺旋"的体系建构中予以阐释,强调其今天的意识形态属性,并对电影学界未来如何进行冯小刚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
语文一直都是人们交流沟通以及表达情感的十分重要的工具,在学校教育阶段以及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小学语文一直都是学生学习中文的启蒙课程,具有奠基石的作用。伴随着当前社会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语文自身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形式也必须要实现与时俱进。鉴于此,本文中笔者就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浅谈。  相似文献   
44.
<正> 孙立平老师在《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文中所谈的问题是体育教师评职称难,而且是称职的体育教师很难“公平合理”地获取相应的职称。文中认为,产生这种问题的突出原因有三个,我认为,这三个原因其实都出自一个方面,那就是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没有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学校领导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才会出现“称职的体育教师很难‘公平合理’地获取相应的职称”、“片面追求升学率,把体育教师视为可有可无的‘丑媳妇’”等文中列举的  相似文献   
45.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健全人格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能力是一种认知、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是知、情、意的统一,它涉及生理、心理、智力、思想、人格等诸方面的基本素质。在界定了健全人格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及制约创新能力发展的人格障碍因素,进而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即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特质,塑造学生良好的主体意识和健康人格,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情感,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6.
47.
旨在探讨模板制备方法对单细胞 PCR准确性的影响 ,采用 KOH/ DTT和液氮冻融煮沸两种不同方法裂解单个淋巴细胞 ,行 DMD基因外显子 17、19、4 4、4 5、4 8五重巢式 PCR.用 KOH/DTT法裂解的细胞扩增成功率为 98% ( 147/ 150 ) ,失败率为 2 % ( 3/ 150 ) ;用液氮冻融煮沸法裂解的细胞扩增成功率为 78% ( 117/ 150 ) ,失败率为 2 2 % ( 33/ 150 ) ,差异有显著性 (χ2 =2 8.4 ,P <0 .0 1) .结果表明单细胞 PCR模板制备与 PCR扩增失败有密切关系 ,选用合适的细胞裂解方法可提高单细胞 PCR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8.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性质来补充高中化学第一册实验(5-1)和(5-2),其操作简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9.
刘麟生在《中国文学概论》中说:“总之,散文、骈文、韵文是相当的分法,错综变化,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假使一定要区分明显,有时是不可能的。南北朝时代,一切都骈文化和律体化,几乎没有真散文可言。”自魏晋以来,骈文盛行,写信、记事、著书立说,以至朝廷发号施令的典重文字,无一不是骈文,直到六朝时代,骈、散并没有明显的区分。 提到散文,作为一种文体概念,往往与韵文对举,这是因为二者在形式上就有明显的差别。但从我国古代散文学的发展经过来看,情况还是很复杂的。方孝岳在《中国散文概论》中说:“散文这个称号,是对骈文而言的。论其本体,即是不受一切句调声律  相似文献   
50.
细想自己如今看书,很大程度上是奔着名声去的。人说郭敬明的京片子过瘾,便捧着《梦里花落知多少》,攥着纸巾看到凌晨;人说季羡林有城府,便一边感叹他从容的智者风范,一边对他会17种语言感到难以想象。一直就是这么过来的,直到某一刻回头才发现自己的虚伪和功利,才觉得汗颜。而这一刻就是我开始读王小波的那一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