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2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近年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飞速发展,中国国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在扣除了的价格因素影响之后依然表现出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态势,国人在基本满足其对温饱的物质要求的背景之下,日益拓展其精神诉求的范围,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创意旅游的理念与产品应运而生,创意旅游业的发展,鲜明地凸显了不同城市之间在文化因素方面的个性化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国近年以来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一个必然成果,创意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兼顾我国新时期旅游产业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特征,本文将围绕有关话题展开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32.
一、加强成人英语教学翻译能力培训的途径1、对成人英语教材进行部分改革。近几年,虽然新出版了几套优秀的成人英语教材,对成人翻译能力的培训虽有所体现,但其内容应该说是比较空泛,缺乏针对性。由于现实原因,成人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并不是为了举家迁居英语国家生活,而是为了满足在国内生活、工作、学习及交流的需要,是为了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服务,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完成必要的社会交流。信息交流,使成人英语教学中翻译  相似文献   
33.
前几天,有幸听了一节送课下乡的公开课《普罗米修斯盗火》,这节课上得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课堂气氛也活跃,但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何关注学生,如何让学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依附者呢?笔者认为,不妨从这三“新”上去考虑。  相似文献   
34.
民俗文化是学科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利用学科教学渗透民俗文化教育思想,能够进一步完善新课程改革的内涵,推动我国民俗文化继续向教育的基础和纵深层面扩展.  相似文献   
35.
文章从数学课件的概念出发,具体阐述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数学课件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再现数学思维的过程、反复强化知识要点、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并希望在教学实践中将数学课件的作用最合理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36.
在课改后的今天,学生的课业负担"减"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加"了,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实现教学"高质量",怎样向"45分钟要效益"?我们英语教师怎样上一节成功的课,怎样让课堂充满活力?笔者认为作为教师要努力把课堂上出趣味,上出新意,上出活力,让课堂激情四射,灵动起来!  相似文献   
37.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观以及他们对宗教信仰的认识,对宗教政策和宗教现状的评价,信教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观的自身特点,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8.
多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情境,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与过程、方法、细节等活起来,动起来;全方位  相似文献   
39.
文章论述了刚果英布鲁水电枢纽工程坝基开挖天然特细砂应用于大坝砼试验对比及可行性研究,最终成功运用于工程,并提出了其相应的掺配方法。  相似文献   
40.
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趋向综合化发展,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不同门类艺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艺术教育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关注人本身的存在价值重于单纯的技能之道,其终极目的则是倡导在“完整的教育”制度下塑造完整而健康的人,使人的感知、情感、想像力和创造力得以全面发展。综合性的艺术教育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叶,艺术课仍被作为一门手艺课对待。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艺术课程开始被看成为情感教育和个性培养的过程。教育观念的变革和转变必然与某种特殊实践和新理论相联。这一时期最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