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马俊峰 《乒乓世界》2013,(7):110-111
2013年1月15~19日,中国男乒进行了直通巴黎世乒赛第二阶段选拔赛。比赛采用大循环赛制,参赛选手中既有世界排名前三位的年轻新贵许昕、马龙、张继科;又有马琳、王励勤、陈王己等老牌奥运冠军。实为全世界水平最高、对抗性最强的比赛。队内比赛是针锋相对的技术实力较量。且大循环赛制场次众多,昕、马龙、陈壬己、张继科顺利晋级.代小将闰安、方博、周雨表现平平。胜负难测。经过16轮捉对厮杀,许赢得第三阶段直通资格。90后新生均未进入四强。  相似文献   
32.
我们把公民教育与认同置于共同体之中,基于政治哲学的视域,思考和审视由于不同共同体的道德原则与价值取向不同,决定其教育实施不同目标和手段,旨在达到公民与共同体要求和谐一致,从而从内心产生认同和归属,接受和忠诚于自己生活的共同体,从政治哲学视域反思公民教育和认同问题,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促进命运共同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3.
公民身份认同意味着公民对共同体表示赞成和接受,而共同体则构成公民表示忠诚、寻求归属感的对象。离开共同体,公民无法成为政治法律保护的对象,也就丧失了公民身份。因此,共同体使得公民身份成为可能,同样,也使公民身份认同成为可能。面对全球化的发展对公民身份认同提出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实现地域因素与全球化的统一,我们应该从保障人权的角度来重新建构世界公民身份,以全球治理方式来应对由公民身份产生的危机。  相似文献   
34.
公民身份认同意味着公民对共同体表示赞成和接受,而共同体则构成公民表示忠诚、寻求归属感的对象。离开共同体,公民无法成为政治法律保护的对象,也就丧失了公民身份。因此,共同体使得公民身份成为可能,同样,也使公民身份认同成为可能。面对全球化的发展对公民身份认同提出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实现地域因素与全球化的统一,我们应该从保障人权的角度来重新建构世界公民身份,以全球治理方式来应对由公民身份产生的危机。  相似文献   
35.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崇尚创新已成为世界的潮流.教育部提出:要实施以培养创造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江泽民也指出:"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就成了摆在历史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相似文献   
36.
37.
文章通过分析工学结合实施的背景,介绍高职机械专业“打工实习”的实施,从学生、学校、企业三方面分析了打工实习的收获及带给管理者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8.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认识论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以往讲授这一节,大抵都是先讲“两次飞跃”,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然后再讲“无限循环”,即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是这样讲的,并未感到其间有什么不妥之处。近两年来思考学生提出的一些疑难问题,才觉得这已成为哲学常识的“两次飞跃论”,存在着不合理之处。现将自己的一点想法写出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39.
认识论是一门反思认识的学科,随着具体科学对人类认识的物质基础,微观机制、具体过程研究的深入,对认识本质的反思自然就提到了认识论的面前。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认识本质诸种观点的提出,如选择论,共振论,重构论,反映评价统一论,都表现了这种趋向。但是,综观诸论的论证,发现有一种共同的倾向,即对本质的规定这个前提缺乏明确性。我们论证什么是认识的本质,首先应确定什么样的属性才能充当本质属性,作为本质它应具有什么规定。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根本谈不上对认识本质的正确把握。所以,要探讨认识的本质,就必须先从对本质的认识开始。  相似文献   
40.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表明,执政能力关系到共产党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使命,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复杂多样的国内环境,更应该提高执政能力。加强理论研究,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环节。理论研究要处理好理论研究与宣传、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党内研究与社会研究等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