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520篇
科学研究   10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47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8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91.
关于高原训练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扬 《体育科研》2009,30(6):8-9
1高原训练的有效性 通过对肯尼亚(海拔2000m)、墨西哥(海拔2300m)、埃塞俄比亚(海拔2500m)等地进行高原训练运动员的调查,不难发现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提高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例如,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共有20名赖在肯尼亚(12人)、墨西哥(4人)、埃塞俄比亚(4人)等国家的运动员在田径比赛中进入前8名;  相似文献   
792.
高小弘 《文化学刊》2011,(5):152-156
“第作为辽宁新生代作家的代表,于晓威的小说创作始终体现着一种对于生命本身的关怀和理解。他的小说去除了凌驾于生命之上的社会意识、道德意识、政治意识的遮蔽,强化了生命存在中往往能出人意料改变生命轨迹的非理性和偶然因素,从而将生命的无限复杂性与可能性展露得淋漓尽致,还原了个体生命原始的丰富性,将生命存在的本真自在状态清晰的显露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生命本真状态的重视也促使于晓威的小说创作对人物内心进行深入的挖掘,其中“焦虑”成为人物情绪的一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793.
高小弘 《文化学刊》2009,(3):144-146
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小说创作,是整个20世纪乡土小说现代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小说中大量存在的风俗描写,不仅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生动的历史场景,而且深刻地反映出20年代乡土作家在都市与乡村之间二律悖反式的情感矛盾,折射出他们在疏离与回归的精神迁徙中艰难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794.
不断发展的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资本主义社会进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是数字资本主义的典型特征。而第三产业中的情感劳动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新形式。情感劳动是作为人类交际和互动而产生的,能够创造经济价值的社会性活动。这类活动通过数字平台、数字移动设备发生。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情感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同时,受到了比以往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劳动更为严重的剥削。  相似文献   
795.
<正>《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百分数从原来的“数与代数”领域调整到“统计与概率”领域,指出:“百分数是两个数量倍数关系的表达,既可以表达确定数据,如饮料中果汁的含量,税率、利息和折扣等,也可以表达随机数据,如某篮球运动员罚球命中率、某城市雾霾天数所占比例等。”百分数既可以用于描述发生在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一种关系,也可以用于描述不同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把百分数作为一个数概念来教学,更要把百分数作为一个统计量来教学,使学生能从统计的视角认识百分数,  相似文献   
796.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三会”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一般性、严谨性、广泛性”三个数学基本特征。以数学核心素养为义务教育数学教育的基本导向,体现了数学学科育人的价值取向。在数学课程实施中,如何将“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贯彻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本文从“素养意识”“结构化意识”“跨学科意识”“教学评一致意识”四个方面,提升育人意识,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97.
作家文珍凭借着自己特有的创作敏感,在小说中充分还原了情感与人性在自我与社会角力中的胶着状态,为人性表演创设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故事空间。她敏锐地捕捉到了现代社会个体之间的生疏关系,深刻表达了个体在抵抗因为生疏而带来的虚无时所获得的一种奇特的存在感。逃离是文珍小说的另一个主题,作品在两性的“爱情对弈”中,真实而复杂地传递出一种不确定性和宿命感。文珍小说的创作美学在于其文本多取材于身旁最熟悉的人和事,她把卑微的人物放置于一个个具有时代普遍性的事件中,准确无误地表达着时代真实的焦虑与个体无力的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