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25篇
科学研究   2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电力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和非线性负载的不断增加使公用电网的谐波污染十分严重,极大地恶化了公用电网的电能质量。通过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开发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电能质量治理实验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等,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该实验系统可应用于电力电子技术、功率电子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62.
培养学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职业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使职校生增强生存能力的具体落脚点.  相似文献   
163.
沈从文对湘西自然景观的描写,对纯朴率真的乡下人的刻画,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神奇丰满的湘西世界。而我们如果从生态文明的审美角度出发,通过对《边城》空间叙事结构的分析,就会发现这种结构的安排也是沈从文审美理想的体现。他阐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为了达到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64.
在诗歌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先是对情与景的融合有了一定的理论认识,然后在创作实践中才转向作品内情与景的融合。而对作品内情与景融合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景物的工具化、对象化、主体化三个阶段以及三者与其他各种手法兼容并包的相应变化不断深化发展、逐步完善、最终才走向成熟的过程。情与景的交融又恰在于主客间的彼此交融,景物的主体化使诗词意境中的情景交融成为可能,并使诗词的意境达到空灵蕴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5.
在植物界,多数植物的叶属正常叶。少数植物的叶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叶以变态形式适应不良的环境。变态叶的功能多样,形态和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保护、自卫功能山毛榉科果实外的刺状总苞、小檗的刺状叶,刺槐和酸枣的刺状托叶、木兰科的芽苞、水稻和小麦的颖片(苞叶)、竹亚科的叶箨,都是变为保护自卫机能的变态叶。减少水分散失仙人掌的叶刺、麻黄和梭梭的干鳞片叶、百合科植物的膜质鳞片叶等,都是以适应环境减少水分散失的早生变叶。相思树的叶适应在干旱环境下生存,为减少水分的散失而退化,但叶柄却变成了叶状柄,代替了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66.
大单元教学是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力尝试,通过统筹单元主题情境,设计群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思考与探索知识,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养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如何实现单元教学育人功能的最大化,值得教师展开深入思考与研究。基于此,本文分析大单元教学的特点与实践意义,明确教学设计方向,并立足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需求,对具体的教学方法展开探讨。以期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走向结构化、深刻化,增强教学时效性,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赋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