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近一年来,笔者荣幸地担当了本校五年级五个班的社会课教学任务,逐渐认识到要充分发挥社会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功能,必须根据社会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由控制饲料的pH值和缓冲液浓度来确定饲料的缓冲力,并配制不同水平的人工饲料饲育家蚕,检测三者间对饲料质量影响的主次.结果表明:饲料的缓冲力、pH值以及缓冲液浓度对家蚕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饲料缓冲液浓度和缓冲力的增加,饲料pH值的降低,都会引起蚕体重增量、相对生长率和净生长效率的降低,龄期经过的延长、消化后用于能量代谢的食物量的增加.在检验的pH值范围内(4.0~5.5),饲料pH值对家蚕生长发育和适口性的影响要小于饲料缓冲力,而略大于缓冲液浓度.  相似文献   
13.
黄健辉  徐俊良 《科技通报》1996,12(6):324-328
由控制饲料的pH值和缓冲液浓度来确定饲料的缓冲力,并配制不同水平的人工饲料饲育家蚕,检测三者间对饲料质量影响的主次。结果表明:饲料的缓冲力、pH值以及缓冲液度对家蚕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饲料缓冲液浓度和缓冲力的增加,饲料pH值的降低,都会引起蚕体重增量、相对生长率和净生长效率的降低,龄期经过的延长、消化后用于能量代谢的食物量的增加。在检验的pH值范围内(4.0 ̄5.5),饲料pH值对家蚕生长发育和  相似文献   
14.
15.
为解决人工饲料育蚕发育不齐问题 ,就饲料的不同调制方法对桑蚕幼虫发育的影响以及同一蚕品种个体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1)在饲料制作上必须进行蒸煮灭菌 ,微波炉加热灭菌与蒸煮的效果相近 ,不经加热杀菌简易化制作的效果都不理想 ;2 )同一蚕品种个体间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存在差异 .对桑叶粉及蔗糖等摄食促进物质的感受性 ,高食性蚕比低食性蚕敏感 ;而对豆粕粉中摄食阻碍物质的感受性 ,低食性蚕比高食性蚕敏感 .研究认为 ,要提高人工饲料育蚕的群体摄食性和发育整齐度 ,应尽量消除饲料中的摄食阻碍物质或选育出对摄食阻碍物质具适应性的蚕品种  相似文献   
16.
17.
黄健辉 《体育科技》2005,26(1):29-31
根据多年执教运动训练的实践经验,介绍了篮球1-2-2混合防守的战术训练方法.此防守方法,强侧对持球队员人盯人,弱侧轮转换位回收篮下协防内线,把人盯人和区域联防紧密结合起来,目的是提高防守队员快速反应和快速移动的能力,使防守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人猿相揖别”--表明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这似乎早已成了定论。兹诵摹?00多年来,达尔文的进化论受到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生物科学的挑战。20世纪初,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提出了“遗传基因学说”,将进化论演变为“现代达尔文主义”。接着,日本与美国的科学家又根据分子遗传学的成就,提出了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不是达尔文所说的“自然选择”,而是由于“基因突变”,从而产生了“非达尔文主义”的“新进化论”。但这些生物科学的新说并没有否定人类远古的祖先是古猿。考古学家也通过化石分析指出,大约在地质时期的新生代第三纪,由于…  相似文献   
19.
我们从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出发,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构建了开放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内容打破年级,横跨学科,吸纳最新科技成果和地方文化,并在长江边建设了以“人与自然”、“人与生活”和谐发展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地球村”,初步形成了综合化的、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20.
徐俊良  黄健辉 《科技通报》2000,16(5):325-329
为解决人工饲料育蚕发育不齐问题,就饲料的不同调制方法对桑蚕幼虫发育的影响以及同一蚕品种个体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在饲料制作上必须进行蒸煮灭菌,微波炉加热灭菌与蒸煮的效果相近,不经加热杀菌简易化制作的效果都不理想;2)同一蚕品种个体间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存在差异。对桑叶粉及蔗糖等摄促进物质的感受性,高食性蚕比低食性蚕敏感;而对豆粕粉中摄食阻碍物质的感受性,低食性蚕比高食性蚕敏感。研究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