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4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黄玉峰 《上海教育》2014,(18):76-78
大山能给人灵气从四川的山里走出了李白,走出了苏东坡,再以前还走出过司马相如,这就叫钟灵毓秀的好地方上一期我们说了巴蜀的水,现在我们来说说山。"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中国传说太阳是每天坐着六条龙拉的车在天上奔驰的。李白说,四川的山,高得让拉着太阳车的天龙都过不去要掉头了。一般的人,只要看上一眼就心惊胆战。  相似文献   
122.
徐丽遐:两位是《我爱汉字美》栏目的点评嘉宾。面对汉字这么美、这么丰富的文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发现它的美,不把它用好呢?  相似文献   
123.
【推荐理由】 有政治家说过,人有先知先觉,也有后知后觉,还有不知不觉。当代中国经历了一段极不正常的时期,虽有先知先觉者如顾准、林昭、遇罗克、张志新等.但毕竟少之又少:在打破“两个凡是”牢笼后.国人思想受到了巨大冲击.后觉者逐渐由有所疑到有所悟:但时至今日。  相似文献   
124.
黄玉峰 《当代学生》2012,(18):36-37
主持人龙吟:苏东坡的才情,不仅令王弗、王闰之两任妻子钦佩,也引来了众多的倾慕者。由此,苏东坡还留下了许多人生憾事。"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苏轼这般夸赞她;"美如春园,美如晨曦",秦观如此形容她——她,就是苏东坡身边秀外慧中的女子朝云。十二岁时,朝云被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看中,买下来当丫环。后来,她成了苏东坡的侍妾。朝云才艺过人,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成了苏东坡后半生的红粉知己、精神挚友。  相似文献   
125.
黄玉峰 《当代学生》2012,(12):30-31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令苏东坡如此思念刻骨、肝肠寸断的人,到底是谁?一生中历经大起大落的苏东坡,为何在"明月夜,短松冈"无处话凄凉?  相似文献   
126.
黄玉峰 《上海教育》2012,(18):18-21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即"三个面向",是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年后,这句话被收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成了一句流行全国的教育口号。"文革"刚刚结束的那一段时期,思想界空前活跃,当时人们怀着极大的热情思考中国的未来之路。大家得到共识的一点是,要振兴民族先要振兴教育,教育是一个民族思想的载体和人才储备库。邓小平在这个时候为景山学校题词,是顺应时势。"三个面向"所讲的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正是当时追求解放,挣脱束缚,睁眼看世界的  相似文献   
127.
黎明即醒     
每一个清晨,都是一个令人欣喜的邀请①.令我的生活与大自然同样的朴实,也许我能说,像大自然本身一样纯真无瑕。我像希腊人一样,虔诚地向曙光女神祭拜。我清早起床,然后下湖沐浴,这是一种具有宗教意味的修炼,也是我所办到的最好一件事情。据说,在成汤王的浴盆上就镌刻着这样的铭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②。”我深知其中之意。  相似文献   
128.
黄玉峰 《现代教学》2006,(12):13-14
既然学生在教师引导之后仍对鲁迅作品不感兴趣。我们有没有必要硬塞?不如把眼光放得更宽一点,引入更多鲁迅之外的优秀作品。学生在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和文化积累之后。他们再来理解鲁迅,也许比我们教给他们的要多得多。[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