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教育   1891篇
科学研究   520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302篇
综合类   203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3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提倡"图书馆员第一"的观点混淆了"读者"和"图书馆员"的基本社会范畴,不仅无益于图书馆员队伍的建设,而且不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读者第一"是图书馆自身发展规律的反映,也是图书馆社会职能的体现,更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02.
厦门市体育人口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厦门市18~60岁劳动力人口的抽样调查,进而推论出厦门市体育人口的基数;根据“参加体育活动”和“不参加体育活动”不同群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准体育人口”的理论设想,并在实施分析与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3.
秦珂 《河北科技图苑》1998,41(3):37-38,44
引文是科学通信系统中论文知识产权的一种"代码".列举了通过引文途径侵犯知识产权的种种表现,提出了通过引文途径保护学术论文知识产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4.
运动员心理选拔的方法论与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运动心理学界对运动员的。心理选拔方法论与。心理选拔的模式进行了广泛的研讨,本文对国外有关运动员心理选拔的方法及心理选拔的模式进行了综述性的研讨。  相似文献   
105.
结合身体形态指标对体育终结成绩的回归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教学中的成绩考核与评价是整个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学校一般仅仅根据学生通过某一阶段学习后终结考核成绩来进行的评价是不科学、不公平的。笔者采用回归评价的方法将终结成绩与身体形态指标结合起来进行评价,以便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  相似文献   
106.
根据三年制师专数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应用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阐述了面向对21世纪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开辟了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7.
对深层的文化差异应随语随文对比分析,或指出其文化内涵,或点明其文化规约,挖掘不同国家文化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定势和非语言行为等方面的异同之处,不断增进对全球文化的了解、宽容和在国际舞台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8.
笔者对新疆师范大学50名2005级少数民族民考民学生进行了包括汉语语法、汉语阅读、英语语法及英语阅读在内的四项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加强第二语言知识和技能来提高第三语言能力的方法不可行且没有得到理论上的支持.要改善这一状况,目前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大力推行全英文授课,减少中介语的干扰和阻碍.以此来改善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09.
喻义及表现——古茶诗中茶的显喻一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喻是一种打比方的特点很明显的比喻,古代诗人的笔下,它被频繁地应用于茶或其属性的描绘。新世纪出版的两种古茶诗选可以证此。对入选茶诗中茶或其属性为本体的显喻,可从其喻义所指入手分析,按茶功、茶叶、茶汤、茶声、茶味、茶值的顺序进行。在古茶诗的审美形象世界里,由于采用了具有物象意义的显喻形式咏茶,以上所指便极其感性而又不乏诗意地表现在文本中,其各自内涵被一一"状溢"于读者"目前"。惟其如此,关于茶的显喻便获得了"轻嫩如松花"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