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8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傅荣 《科技广场》2005,(2):118-120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巨大冲击,同时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会计核算手段也提出了挑战。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技术带来的优势,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应运而生.并大大弥补了会计电算化的不足。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在实践过程中也产生了新的问题,为会计工作者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2.
人类已步入信息时代,“信息高速公路”的新概念传遍了全世界,并且迅速在各国变成现实。信息影响着人类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个人生活等全部活动。然而这种影响有积极的消极的之分。正确的获取和利用信息,需要一门学科(即信息教育学)采研究信息学习的原则、方式方法、技术手段等,研究和规范获取信息的硬件(物质条件)和软件(技术手段、思想方法等)的关系,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人——机(计算机)——环(环境)的活动关系,信息利用的工效学问题,信息选择和利用过程中的道德问题、法制问题、心理问题等。  相似文献   
53.
距离产生美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亲密的人际关系经常发生摩擦和矛盾,反倒不及初次交往容易。按理说应该是交往得越深就越容易相处,人际关系也越好。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最好的朋友往往友谊也最容易破裂,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54.
郭珍今年18岁,在某中学读书,今年就要高中毕业了。然而,她突然丧失了神志……到多家医院治疗均无效。平时她喜欢看言情小说,现在却出乎异常地爱看侦探小说,而且如痴如醉。这不,郭珍姑娘因一本侦探小说《孤女劫》,她接连看了十多遍,今天早上又翻阅那本书。看完后,忽然捧着脸,呜呜咽咽地哭起来。接着便有些疯疯癫癫,嘴里还喃喃地自言自语:“慧珠可怜!慧珠可怜!”  相似文献   
55.
暗示心理学研究在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暗示心理学研究在中国傅荣一关于我国暗示心理的研究,老一辈科学工作者们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并把国外有关暗示研究的成果翻译介绍到国内,诸如何林华、蒲分白著《庄泽宣译)《应用心理学》(1924,商务版).布拉文著(华超译)《心理学与精神治疗法》(19...  相似文献   
56.
克服虚荣心     
【我看我读】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描写到:路瓦栽夫人虚荣心十足,为了在一次宴会上出风头,特意从女友那里借来一条项链。当她戴着项链在宴会上出现的时候,引起了全场人的赞叹与奉承,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幸的是,在回家的路上,这条项链丢失了。为了赔偿这价值36000法郎的项链,她负了重债。之后,她整整十年节衣缩食才还清了债务。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时对方告诉她丢失的项链是假的。路瓦栽夫人通过“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来显示自我,面子观念的驱动,使她吃尽了苦头。这是由虚荣心招来的灾祸。有…  相似文献   
57.
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公布了。某班三位分数相同(均为65分)的学生的心理反应是:张兵十分得意地说:“真想不到,我能得这样好的分数”;李军无所谓地说:“我既不想高分,也不愿低分,只想得这个分数”;而王小平却十分难过地说:“真没想到这次考得这样差,得了如此一个分数”。他们对这一分数的反应为什么竟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原来,这是学生的“求知抱负水平”在起作用。据了解,他们考前各自  相似文献   
58.
(1)为了结交所谓“有名气”的朋友,你是否不惜卑躬屈膝?(是,否)(2)你是否常常表现为不懂装懂?(是,否)(3)你是否对当众批评你的人“记仇”?(是,否)(4)与人谈话时,你是否喜欢故弄玄虚?(是,否)(5)你是否喜欢在同学和朋友面前摆阔气?(是,否)(6)你是否经常向别人炫耀你所拥有的“高档用品”?(是,否)(7)看到别人的好成绩,你是否常常心存不悦?(是,否)(8)你是否热衷于谈论所谓“有品味,层次高”的亲朋?(是,否)(9)你是否敢于在众目睽睽之下承认自己的过失?(是,否)(10)你是否…  相似文献   
59.
笑无时不有,无处不有:在严肃的课堂上也应该允许有笑,应让笑声进入课堂。教师在讲课中偶而夹杂的与教学有关的一两句幽默有趣的话语,常常引得学生开怀大笑,往往能加深理解和记忆。笑声过后,学生们一个个挺直了腰杆,睁大了眼睛,集中了注意力,更专心于教师的讲解,有时甚至对所讲的这部分内容终生难忘。几秒钟的笑,竟能收到如此奇妙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60.
基于案例的隐性知识挖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提出了通过跟踪案例求解者的思路,建立专家求解到知识领域的映射关系,并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图来进行隐性知识挖掘,探索建立了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