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并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创立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主要构成,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孔子的学说,广为传播二千多年,对后世影响极为巨大,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指导原则。孔子思想业已...  相似文献   
12.
13.
王安忆的"三恋"从性爱角度对人性做了深入探讨,向读者展示了人面对自我和本真状态时的一种思考、审视与困惑,写出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以及性爱的无限可能性和丰富性。作者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笔触和浪漫审美情怀,把人世间男女的生命本能和性心理写到了极致,尤其对当代中国人性爱状态的审美透视和哲理思索,既大胆直率,又深邃别致,至今仍然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值得我们认真重读并深入研究。"三恋"系列小说能在80年代初问世,小说中的两性观念和对中国人性爱生活的审美透视能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是与王安忆的大胆、敏锐分不开的。它们的问世表明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开始向成熟迈进,并确立在了其在中国女性文学领域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数字化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阅读行为发生改变.图书馆作为阅读的重要阵地,应不断努力,让书籍阅读回到人们的生活中.阅读推广是目前较活跃的一种方式,目的在于增强人们对书籍阅读的情感.但就目前的推广效果而言,尚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不足之处.基于此,论文阐述了现代阅读现状,分析了目前推广活动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推广活动的构建要点展开研究,旨在优化推广方式,提升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美术鉴赏不同于以往的美术欣赏,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改变了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注重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了以往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同时,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等来表述自己对自然、对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以及科学的鉴别态度。美术鉴赏不仅有助于端正人的审美能力,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  相似文献   
16.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在艺术上具有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创造的精神,许多小说作家都从鲁迅小说的艺术形式中获得过启发,而萧红更是一个悉心学习鲁迅小说的艺术形式,并有着独特艺术创新精神的小说家。她的小说创作在艺术形式、言说方式上与鲁迅有许多相通、相似之处,同时又有所创新与发展。这使萧红成为20世纪最善于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最富于独创性的小说家之一。  相似文献   
17.
单元诚 《图书馆学刊》2012,34(11):121-123
对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介绍,并探讨了数据库建设的网络应用模式及其他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学昭与丁玲是20世纪新女性的杰出代表,其特立独行的时代女性身份是她们文学创作最重要的生活素材与灵感之源,她们写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南风的梦》《莎菲女士的日记》是20世纪最早的典型女性主义文本之一。她们的创作不仅在当时对男权社会和男权中心主义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颠覆和反叛,而且有力证明了女性写作是反叛封建传统和男权中心主义的有效方式,也是女性独立自强、进入历史的最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毕飞宇是一个善于思索善于创新的作家,他的小说从前到后有很大的变化。他近几年发表的《玉米》《玉秀》《玉秧》三部系列中篇小说,视角独特,内涵丰富。其中,他对中国“鬼文化”的世俗性描绘与形而上思考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尖锐性、深刻性与现实冲击力。从中可看出毕飞宇小说创作的飞跃及令人欣喜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最丰富最难以言说的存在,他的作品总能使人常读常新,尤其是像《过客》这样的作品,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新的感受。对于《过客》,大大小小的论著和文章已谈论得很多,文字上也没有多少难懂之处,但为什么每次重谈,都有一种心灵的震撼与感动呢?因为每读一遍《过客》都仿佛在面对着一个活生生的鲁迅,他的丰富、博大、深刻、敏感、痛苦、矛盾、绝望、孤独、坚韧、清醒、大爱大憎与大悲大喜等等一切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思想与情感,似乎都在这篇短短的散文诗中浓缩、喷发、凝聚与升华。说《过客》是体现鲁迅思想、哲学、人格、情感、心理、个性的潜心之作,是一点不过分的。下面是我重读《过客》的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