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加强专业实验中心建设推动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核心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实验室是体现以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为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实践教学单位。文章结合几年教学实践,介绍了在专业实验中心建设中的一些改革思想与举措。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确立国家和企业、企业和职工这两方面的正确关系,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内容和基本要求。”我们的改革能否顺利地前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是否得当。这个问题处理好了,就可以减少阻力,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否则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此,正确贯彻社会  相似文献   
13.
电子商务信用环境的不完善和消费者信任缺失,是阻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博弈角度分析了电子商务信用环境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从宏观、微观两方面阐述了如何完善信用环境,并将二者有机结合,探讨了电子商务信用方面的相关问题,对我国电子商务体系建设的框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培养现代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学生具备综合工程素质是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开设"电工电子综合工程设计训练"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实践体会,阐述了综合工程设计训练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控制网络模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开发了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控制网络模块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生电工、电子工程训练的实验平台.系统采用RS-485(两线制)申行总线和标准的工业网络化协议Modbus.通过对各个部分测试和组网调试表明,该系统运行正常,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驻地方记者站是媒体信息网络中与基层联系的关键节点。驻站记者是编辑部派出的及时了解基层(微观)情况的信息尖兵。如何使驻站记者跳出地域局限,增强宏观意识,使其获得的微观信息更具指导性、实效性、针对性,从而摆脱"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是值得认真探讨的。湖北日报记者部组织驻站记者认真研究记者站工作规律,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总结出许多新鲜经验。本刊特陆续发表,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浅谈基础实验室开放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对于工科院校本科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基础教学实践是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提供自主的教学实践环境,是顺应加速21世纪人才竞争培养的趋势。本文仅就基础教学实验室开放做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采用改进的Stackelberg方法,考虑技术溢出和产品差异性的影响,构建包含市场竞争和研发投入的关键共性技术博弈模型,分析创新结局不确定性对企业合作策略的影响,探讨企业如何动态选择合作创新策略以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不确定性较高时,企业倾向于选择资源合作策略以获取更多外部支持;不确定性较低时,企业倾向于选择市场合作策略以获得更多的创新收益;技术溢出程度和产品差异程度显著影响关键共性技术合作创新策略,加大产品差异性能有效降低技术溢出给创新企业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9.
<正>调查研究发现,每年我国近200万儿童被诊断为残障儿童。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对残障儿童的关照性设计甚少,这不仅是设计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应该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对于媒体驻各地记者站的记者而言,除必须具备通常意义上讲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知识素质、意志品质等素质外,还须具备宏观、中观、微观的战略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