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杭东 《湖南档案》2010,(1):26-28
1978年,中共中央决定为含冤去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同志彻底平反昭雪,追悼大会筹备工作开始紧张进行。然而一个难题出现了:彭德怀元帅的骨灰盒究竟存放在何处?追悼会筹备小组踏上了寻找彭德怀元帅骨灰的艰难路程。  相似文献   
32.
1978年,中共中央决定为含冤去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同志彻底平反昭雪,追悼大会筹备工作开始紧张进行.然而一个难题出现了:彭德怀元帅的骨灰盒究竟存放在何处?追悼会筹备小组踏上了寻找彭德怀元帅骨灰的艰难路程.  相似文献   
33.
杭东 《福建教育》2011,(12):56-57
我女儿小豆豆今年5岁。有一天,我带小豆豆逛超市时,发现有一种小狗造型的家用纸篓很实用。就掏钱买了一个。  相似文献   
34.
杭东 《甘肃教育》2011,(23):94-95
开学不久,班上转来了一位从甘肃民勤县来的学生,他叫马国川,可能是新转来的缘故,他和其他同学很少说话,看人的眼光也是怯怯的。  相似文献   
35.
我的儿子果果特别顽皮,在他3岁多的时候,我甚至觉得他越来越让人讨厌了。我跟果果说过多次,家里有许多易碎的物品,比如水杯、花瓶等等,是不能拿来玩的。要命的是,果果偏偏不听,经常趁我们不注意,拿着玻璃杯玩儿,玩一会儿准会摔碎。再不就是偷偷拿着花瓶玩儿,结果也是被摔在地上"报销"了。我甚至怀疑他是故意摔那些东西的,就吓唬他说:"如果再把这些东西摔了,我就发火,揍你屁股啦!"  相似文献   
36.
杭东 《生活教育》2009,(3):34-35
兵兵的妈妈张晓倩告诉我:“我们家兵兵处处和我作对,不管我说什么,他都要反驳,针锋相对地和我斗,而且他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总是要找一大堆客观理由。有人说他是有主见、机灵,但是我却觉得他是狡辩。6岁的小男孩就和妈妈对立,这有些反常吧?”  相似文献   
37.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仅几字之差,但蕴含的教学理念大相径庭.新课改提倡的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研究者认为"用教材教"强调的是教师活用教材,学生活学教材,与新课改主张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相符合.但课改十年后伴随着《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面世,我们有必要再次思考为什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笔者以苏教版《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两次课为例(课堂一为试上课,课堂二为公开课),将两次不同的教学设计整理出来,对比分析两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以试图思考"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相似文献   
38.
杭东 《科学启蒙》2013,(8):30-31
子弹也称枪弹,指用枪发射的弹药,由药筒、底火、发射药、弹头构成。有时专指弹头。随着军事需求的变化,普通的子弹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一些形形色色的"新型子弹"开始研制并问世。无壳子弹无壳子弹是一种新型子弹,只有弹头,没有弹壳。它是将火药与黏合模压成方形或圆柱形药柱,然后再将金属弹头和底火压制在药柱两头。无壳子弹具有质量小、体积小、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这样,可以增加士兵的携弹数。不过,无壳子弹要用专门枪械发射。这种专用枪械发射速度很快,可以密集地射向敌人,发射时不产生后座力,稳定性好,命中率高。  相似文献   
39.
未来的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高科技的较量。为了提高现代军人的战斗力,科学家们运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为未来士兵设计出了一系列神奇的科技军服。防伤内衣在未来战争中,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士兵们在作战时免受伤害,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防伤内衣"。防伤内衣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看起来像是潜水服,上面布满了小型传感器和功能结构件。这种防伤内衣可以在遭遇外力撞击的瞬间变硬,而紧贴皮肤的内层则自动充气,让人感觉舒  相似文献   
40.
杭东 《武当》2009,(12):6-7
武术来源于生活,并融合在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影视作品作为外来艺术形式,在中国也就是百余年历史。中国影视作品的发展史离不开中华武术的融入,武术的彰显和光大也得益于影视作品这一特定的艺术形式。可以说,中闰武术和中国影视作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武当内功易筋经武当太乙门内功文化脉系溯源武当八卦太极枪之特点太极剑术功三乘(上)谁毁了我的太极拳(中)论"沾连随粘"与"松柔圆活"动而有韵静而有势--浅谈太极拳的走势与定式舍己从人是太极功夫的归究意拳摸劲训练形意五行拳绝学(歌诀)杨氏八卦掌练法与运用(二)张山与中国武术研究院合一通背拳家陈树祯先生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