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6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艺学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实验 ,自20世纪80年代初业已开始 ,1993年 ,以“文学批评”课程为代表的“文艺学教学体系的开拓与改建”获第一届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我国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和批评流派被大量引进 ,传统的艺术形式让位于各种综合的媒体实验 ,电视的普及使整个人类生活视象化 ,这些社会现象带来了青年学生接受心理的变化。面对当代文化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由于高校原有文学概论课程的理论体系相对滞后和对学生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在中国,是一本刚刚打开还未来得及细读的书.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拓展,乃对当今中国知识分子有很好的启迪.近年来,中国学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逐步深入.本栏目登载的正是学者们力图走近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努力,其中既有对原著的编译,又有独到的评说和细致的探讨.我们不妨与作者一道,领略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思想魅力.  相似文献   
13.
2005年6月26日-28日,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方圆图书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襄樊学院中文系、湖北民族学院中文系等单位协办的“文学批评与文化批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杜克大学、纽约大学、乔治敦大学、新泽西罗格斯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和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80余名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批评话语应成为文学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为推进对相关重要理论话题的理解,应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青年学术创新团队负责人何卫华教授的邀请,国内文学理论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胡亚敏教授于2019年5月6日做客"华大外国文学论坛"。此次论坛由罗良功教授主持,在论坛期间,胡亚敏教授接受了外国语学院万思敏和丁钰颖两位同学的采访,访谈围绕叙事学、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这三个方面展开。在访谈过程中,胡亚敏教授首先回顾了自己从事叙事学研究的初衷,介绍了专著《叙事学》的学术特色及未来叙事研究的方向,接着就自己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领域的学术创新与理论贡献和大家进行了交流,最后胡老师不仅分享了自己今后的学术研究计划,还给从事文学研究的师生提出了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15.
消费文化是当前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在中国,消费文化从1994年开始被介绍进来,以后每年与消费文化相关的研究文献逐年上升。仅2008年一年,有关消费文化的文献就达到1700份,可见其的重要影响。那么,究竟什么是消费文化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教育部在如何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学术质量,保证学术公正等方面有不少探索和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也有一些可以进一步改革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论毛泽东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毛泽东的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两方面探讨了毛泽东文学批评的主要特征和历史贡献。“为人民”的原则、鲜明的政治标准和推崇文艺斗争是毛泽东文学批评的核心观念。毛泽东的文学批评实践则是革命领袖的社会政治批评与诗人的审美鉴赏式品评的矛盾统一。对毛泽东文学批评的研究和阐释,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的需要,也是对世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典型”问题是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而又比较复杂的问题,是我们学习文艺理论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了加深对“典型”的理解,我们试图通过学习欧洲几个有代表性的文艺理论家的论著来探讨一下它的来龙去脉。“典型”一词最初来自希腊文,原意是模子,现在的英文为“TYPE”。几千年来,许多文艺理论家都曾给予典型问题以充分的注意。最早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在美学著作《诗学》中开始提出了文学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第九章中,他说:历史家与诗人“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  相似文献   
19.
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作为一门新型的边缘学科,诞生不过百年左右,但它已在世界文坛站稳了脚跟,并以其独特的理论建树和批评方式,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帮助人们从更开阔的视野总结文学的普遍规律,概括丰富的文学现象,从而在更宏阔的背景下认识文学。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说,了解比较文学的有关知识,也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文学教育。  相似文献   
20.
针对精品课程网络论坛初期出现的问题,论文提出,在网络教学特别是在以交互为特点的BBS课程论坛上,教师须从问题的回答者的位置退出,转换为资源的提供者和话题的引导者;同时鉴于BBS论坛的非实时性特点,教师须采用多种方式营造情境,使非现场的交流和沟通具有互动和亲切感.论文还就今后如何进一步优化网络结构、丰富网络资源库以及改善网络评价体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