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9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1.
选择题是标准化考试的主要题型,它比主观题具有更客观可靠的检测效果。选择题的题型多种多样,如最佳答案选择、多项选择、归类辨异选择、归类连线选择、正误判断选择等等。无论哪一种选择题型,按下面的方法解题是行之有效的。一、审明题意。审明题意包括审明干题文字的要求和选择答项文字的意思。这里着重谈谈干题文字。我们经常看到干题文字中有这样一些表述语:“不全是”、“不都是”、“不止一个”、“有的……有的……”,这就说  相似文献   
12.
余蕾 《巢湖师专学报》1999,1(3):25-26,37
交际法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为最终目标,具有很多优点,逐渐被引入大学英语课堂。但是由于受到教与学多方面因素影响,交际法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本文试图探讨一下如何在现有条件基础上,不断改善教学环境,促进交际法教学。  相似文献   
13.
备课、教课、批改作业、辅导、考试,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五个环节,把握好这五个环节,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而要把握好这五个环节,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准确驾驭教材。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充分体现了改革精神,因此,试教中对备、教、改、辅、考的处理也必须有改革意识。本文只从备课这个方面简要谈谈我们在试教中的一些认识和要求。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除常规要求外,试教中我们主要强  相似文献   
14.
余蕾 《师道》2008,(9):37-37
整理我的旧文稿和演讲稿时,发现其中的一些段落在斩头去尾后似乎更简洁明了(纯属自我陶醉,上不了正席的),于是索性把它们堆积起来。因为“杂”,也就不归类了——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大陆刑事庭审的语境中,法官(尤其是审判长)是掌握最多话语权的人。在涉外刑事庭审语境下,口译员参与了法官对庭审的控制,话语权力分配结构发生了变化,客观上存在与法官分权的现象。文章通过对中国大陆涉外刑事庭审语境下口译员分权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分析其角色对庭审语境物理、社交和心理世界的影响,探讨其角色定位的历史和体制的樊篱,揭示法庭口译员所客观面临的语言、法律和道德困境。  相似文献   
16.
以前,人们都喜欢称语文老师为夫子,“夫子”在这里似乎成了个亦褒亦贬的中性词。说褒,他好像与孔夫子有关,自然是有学问的称谓;说贬,他好像又与迂腐有染,不是有“迂夫子”一说吗?不过,我总认为“夫子”这个称谓不错,夫子者,学者老师之谓也,我多把“夫子”与儒雅等同起来,我觉得语文老师就应该儒雅一些(虽然我这个半路出家的语文老师并不儒雅)。当然,时过境迁,语文老师也在与时俱进,不能一味地“夫”下去。但语文教师应该“文”起来。  相似文献   
17.
信息素养是信息化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高等院校肩负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历史使命,必须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成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阐述了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提出了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8.
胡适提倡白话文和文学改良,积极推动文学翻译和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对我国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翻译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不仅亲躬翻译实践,而且在翻译史、翻译批评、翻译理论方面留下自己独到的见解.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培养翻译人才,是翻译活动重要的发起人.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伊始 ,宜昌市这片语文教改的热土再出惊人之举———全市中考语文实行开卷考试 ,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影响。开卷 ,不是追求简单的考试形式的变化 ,而是实现教学和评估观念的进一步更新 ;开卷 ,不是一时冲动的时髦之举 ,而是语文教学改革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成功反映。实际上 ,考试并非与素质教育绝对不相容 ,素质教育也并非排斥考试。在考试不得不作为可行的选拔手段的情况下 ,考试命题就承担着选拔和导向的双重责任。如果考试命题是科学的、规范的 ,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 ,那么 ,它就切合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规律 ,就会有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语…  相似文献   
20.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余蕾郭锋A卷(100分)一、选出各组中字形有误的一项。(4分)1.A.勤劳俭朴B.道听途说C.另眼相看D.无遐顾及()2.A.大现身手B.分文不值C.呕心沥血D.言不由衷()3.A.不缀劳作B.郑重其事C.乌烟瘴气D.功成名就()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