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体育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1.
文章对《修辞学习》1996年第4期发表的《浅谈语境对复句的制约》进行了商榷,认为该文提出的五个方面的内容,只有第三节体现了语境对复句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分句之间的顺承关系在语言实践中出现频率很高,在复句分析中经常遇到。这种关系看似单纯,实际相当复杂,并与其他一些关系如并列、因果、假设、解说等都有纠葛,是复句分析中的一个难点。但是,在目前高等学校现代汉语教材中,对这种关系的说明阐述实在简单得很,远远不能反映这种语言现象的一般面貌,不能满足教学的需  相似文献   
13.
在论说文教学中,经常遇到判断要恰当的问题。判断怎样才能恰当?从形式逻辑角度来说,除了概念要明确、主宾词搭配要得当等外,还有判断的质和量要遵守判断的逻辑结构。这里,仅从量词的运用方面,谈谈判断恰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概念的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它的作用主要是明确概念的外延,同时也能为明确概念的内涵创造一定的条件。而从划分在议论文中的应用来看,它的作用则是多方面的。划分的主要特点在于:用一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思维训练应遵循思维规律。中学语教学思维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会明确概念,亦即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下定义、对比,解说与描写、划出与分类、限制与概括都属于明确概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宜可使”一般解作“应该可以出使”或“应该能够出使”。课本注“宜”为“应该”。我以为以上解释都不够准确。观上文,在秦扬言以十五城请易和氏璧,赵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的情况下,宦者令缪贤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赵王因不了解蔺相如其人,自然要提出问题:“何以知之?”于是缪贤讲了自己的一段经历,用以证明蔺相如有条件完成出使秦国的  相似文献   
17.
短语在《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以下简称《提要》)中占有重要地位。吕叔湘说:“把短语定为词(或者语素)和句子之间的中间站,对于汉语好像特别适合。……从语素到句子,如果说有一个中间站,那决不是一般所说的词,而是一般所说的短语。”《提要》把汉语的语言单位分为五级: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汉语的组合到了短语这一级,各种组合方式、组合手段和组合关系都已经具备了,它和句子的组合是一致的。所以,弄清了短语的构成和功能等,也就掌握了汉语的句法基础。此外,大多数短语,只要具备了一定的语气、语调,都可以成为句子。这就  相似文献   
18.
"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这是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中一个著名的或然判断,这句话刚性的表达即为:荔枝北移基本没有可能,将来的可能性也不大.这样表达是清楚而明晰的,但从表达效果上看,阻断了人们的美好向往与期望,科学性强了,文艺性弱了;而'不是'对'完全不可能'的否定,弱化了语气,'也许'的推测,进一步削弱语气中的刚性成分,就像弹簧的两次弹性跃动,'也许'、'不是'将一个科学事实清灵而飞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细细咀嚼,别有韵味."(<语文学习>2011年第4期,第48页)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11期刊载了关艳丽老师的《〈文言词类活用〉教学实录》.以“文言词类活用”为内容的语文教学,近年来实属罕见.这显然是受了新课改不要“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理念的影响,使之前的语文知识过多过繁,变成了越来越简,越来越少.因此,像关艳丽老师这样郑重其事地教学文言语法知识的课真是久违了.关老师的课是成功的,值得肯定.但我也产生一些想法,不揣冒昧,试着来谈谈.  相似文献   
20.
多重复句是语文基础知识的难点之一。教学实践说明,讲清楚概念和例句并不难;但学生—独立运用概念知识去分析具体例句,往往就似懂非懂、似是而非了。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对多重复句内部各分句之间的意念关系理解不清。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弄清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逐步摸索、归纳出知识的规律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而在练习的过程中,讲究一定的方法,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分析的效率,也是非常必要的。关于分析多重复句的方法,语文知识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