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00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可爱先锋     
孩子,一个个鲜活的小生灵,在校园里笨拙地舞着他们单纯而又真实的人生。一语文课上让学生用“是……不是……”、“不是……就是……”造句。一个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在作业本上写了这样两个句子:——“我是学生,不是小狗。”——“我不是男孩,就是女孩。”想大笑,忍住;细品味,在理。嗬!小家伙,真是世界上最率直、最透明的哲学家。课间,班上最小的一个男孩坐在花坛上看小人书,身旁围了一堆小家伙。我跑上前去一把抢过书,哈!《老鼠开会》!“还给我!孙老师!我还没看完呢!”小男孩跳下花坛,伸长手,在我面前跳着,着急地喊。“叮——”上课铃响了,小…  相似文献   
82.
星期五放晚学 ,我布置了这么一个家庭作业 :星期六或星期日 ,早起观日出 ,然后 ,写一篇小作文《日出》。星期六上午阴天 ,细雨绵绵 ;下午下大雨。星期日一整天都下大雨。入夜 ,听着窗外淅沥淅沥的雨声 ,我开始为我的学生担忧 :他们将如何完成我布置的那篇小作文呢 ?星期一仍是一个雨天。早读课后 ,小作文本齐刷刷地交到了我的办公桌上 ,我随手翻了几本看看 ,大都写了满满的一页。我问课代表 :“有人没写作文吗 ?”他说 :“只有子杰没写。”晨会课 ,我走进教室 ,故作严肃状 :“在家休息两天 ,谁没写小作文 ?请站起来 !”子杰站了起来 ,其他学…  相似文献   
83.
本文以传播与城市的关系为基点,结合当前的全球化、新技术、城市化背景,从“关系”视角出发,分析了传播意涵的转化与拓展.本文认为,传播通过编织各种关系网络,建构了连接之网、交往之网、意义之网,呈现了人类在宇宙中的“共在”关系,成为社会的基础要素.  相似文献   
84.
对发行部门的人性化、科学化和制度化考核方案进行探讨,以激发发行部门的活力、动力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把发行工作、市场工作做得更好,促进出版社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5.
孙玮 《今传媒》2013,(5):14-15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生成经历四个过程与阶段,在新媒体背景下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表达体现出了微博发展迅猛影响力日益扩大、移动互联快速成为网络舆论传播新通道等5个方面新特征。  相似文献   
86.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高效建设的今天,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急速增加,对普高及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任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普职融通”这一新型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对解决“普高学生缺乏职业技能素养,中职学生缺乏知识与学识素养”的问题具有重要有价值。为提高普职融通班级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就业创业技能,分析了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内涵及功能,剖析了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与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7.
张志安  孙玮 《对外大传播》2023,(1):40-42+75
伴随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内容传播正在经历的视觉化转向,以《华为的100张面孔》和《海外员工看中国》两部作品为代表,视觉作品在国际传播领域的优势及价值逐步体现。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中面临着历史之变、时代之变、世界之变,在推进国际视觉传播的过程中需要以国内外社交平台作为主阵地,以视觉内容为主产品,以情感共鸣为主目标,通过多元主体的参与协作推动国际视觉传播实践;同时发挥企业“排头兵”的作用,鼓励中国企业在开展海外业务和国际交流的同时运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通过个性化和精准化传播塑造亲和、有责任感的品牌形象,并在提升自身美誉度的同时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88.
互联网是二十世纪人类最重要的技术发明之一。中国互联网三十年发展对于传播研究的启示可概括为:发现媒介。本文以“连接“”计算“”生成”为关键词,阐发了互联网逻辑与思维对于传播研究重塑媒介意涵的可能与价值,并提出在计算机网络时代基于本土化经验,创建中国媒介学。  相似文献   
89.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报--都市报的产生及其实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孙玮 《新闻大学》2003,(4):7-13
一 都市报对于49年之后的中国大陆,无论名称或内涵都是新鲜的。1993年在中国大陆一个非常普通的城市贵州,出现了一份以“贵州都市报”冠名的报纸。1995年《华西都市报》的创办引发了都市报风潮。随后三五年间,中国大陆许多中等以上的城市都有一份甚至多份都市报,尽管它们的报名中并不都冠有“都市”二字。都市报的兴起成为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报业继日报、晚报后的第三次浪潮。都市报在中国大陆的繁荣,被人们视为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新闻从业者出身,后又任政府负责新闻出  相似文献   
90.
以大众的名义——当前大众传媒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玮 《新闻大学》2006,(3):94-101
本文以2005、2006年的重要文化事件为对象,分析了当前大众传媒话语和行动中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指出:这种倾向有双重意义,既是引领民主的先声,也是戕害民主的利器。这是文化民粹主义本身以及当前中国社会的多重因素造就的复杂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