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针对目前安防和门禁系统安全性的需要,介绍了以指纹识别模块TFS—M12和AT89$51单片机为核心的指纹二次加密系统,并给出了系统硬件框图和程序流程图.该系统实现了对指纹模块的二次开发,结合单片机AT89S51、矩阵键盘和液晶显示模块等实现了指纹和数字密码的双重加密.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52.
张学斌 《档案》2014,(10):51-53
英国开展档案志愿服务已有多年历史,英国国家档案馆及文档协会(ARA)在志愿服务方面政策比较完备,相关项目较多,所公布资料也较为详细,能相对全面地反映出英国档案志愿服务发展状况。英国档案志愿服务具有政策日益完备、社会机构广泛支持以及项目选择灵活等特点。我国档案部门开展志愿服务时也应重点考虑其教育和宣传作用以及专业性与规范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53.
(一)“报社的同志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坚持政治家办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登什么,不登什么,怎么登,都要从全局出发.从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这一讲话。着重强调了宏观意识、全局观念的重要性。摄影记者善于运用形象思维.擅长微观观察、寻找、捕捉典型瞬间,这是不容置疑的。可是,形象思维、微观观察受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和支配;所以,从事新闻摄影工作更应把握逻辑思维,运用宏观指导微观,指导新闻摄影工作的全过程。成熟的摄影记者必须掌握两点:一点是…  相似文献   
54.
张学斌  王旭  张涛 《考试周刊》2011,(79):202-203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摇篮,是教师开展科研、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的重要场所,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是实验室能否适应新型教育体制的关键。因此,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优化对高校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作者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就如何促进实验室管理优化这一问题,从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仪器设备采购与管理、易耗品的购买与使用、实验室开放、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等几个方面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5.
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就如何提高消息写作质量问题,于5月13日至14日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陕西日报、省新闻研究所、省电台、省电视台、西安晚报以及各地(市)报、部分专业报、企业报的负责同志共30多人。省新闻协会主席张光、副主席骞国政、任中南、李凡等同志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56.
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我国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这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伟大变革,而且也必将引起上层建筑包括新闻传媒的深刻变革。但是,有的同志认为,党报是党的喉舌,是舆论工具,不能把党报推向市场。身处市场经济大包围中的党报究竟怎么办?这成为深化新闻改革的焦点。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党报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发行有公款摊派订阅,职工  相似文献   
57.
“金丝猴”杯《新闻知识》优秀文章评选于1992年12月23日揭晓。评出佳作奖16篇,鼓励奖20篇,编辑作品奖3篇。《让历史告诉未来》(时统宇)、《劣质“老总”面面观》(肖峰)获一等奖;《第二种“翻译”》(詹国枢)、《学习·深入·自律》(任中南)、《周未版“冲击波”》(唐小可)、《中南海里抢新闻》(李秉胜)、《浅议战役性经济报道的追踪决策》(范长敏)获二等奖(获奖作品篇目另发)。这些获奖作品,有的题材、观点新鲜,有的善于触及新闻改革、新闻报道和新闻界的热门话题,有的理论  相似文献   
58.
59.
“本报讯”就是指由本报获得的消息,表明系本报记者、通讯员采写的新闻。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是最广泛采用的新闻体裁”,历来被人们称为报纸的“主角”。从首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作品和我们陕西省1991年度好新闻评选作品来看,虽然报纸选送的消息有些问题抓得好,写得也很精采,但从整体上来说,报纸的消息还是显得薄弱。其主要问题是数量少,质量差,时间性不强。  相似文献   
60.
在我国,对重大突发性事件怎样报道,是新闻摄影界仍待探讨的重要问题。重大突发性事件历来是新闻的尖端题材。近年来,文字、广播、电视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较之过去及时多了,几乎事事必报,也放得开。而新闻照片往往空缺,或者迟滞,或者呈现“围点打援”、半遮半露现象,造成不真实之感。新闻摄影应加速和促进自身改革,客观、真实、全面反映重大突发性事件的真相,为社会稳定、人民安宁、鼓舞斗志发挥更大的作用。报道重大突发性事件,要做到客观、真实、全面,关键是要破除重大突发性事件是“暴露社会阴暗面,使人灰心泄气”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