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4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路花香》是苏教版第七册第14课的内容,是一则寓言故事。文本解读:要展开寓言的学习,首先要突破的便是寓意的丰满性解读与本我性认同。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展开解读的时候,要有更多的弹性。像《一路花香》这样的寓言文本,我们就可以实施“全解读”策略。  相似文献   
42.
最近,语文教材的编写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浙江的郭初阳等三位教师认为时下教材的主要问题是内容不符合历史与常识,很多美德故事是编造出来的。他们认为童心不可蒙骗,教材不可编造,对孩子们负责,就是对国家的未来负责,也就是对社会良知负责。  相似文献   
43.
朱国忠 《中国教师》2009,(21):37-40
<正>童诗最显著的艺术特征就是浓郁的儿童情趣。一首好的童诗要好看、好听,更要好玩。而要写得好玩,是很难的。可以说,指导学生写儿童诗最大的困难就是写出童趣来。童趣自然应从他们心中的感受之泉中涌出,但是高品质的童趣是对儿童真切感受的一种提纯:独特想法的合理夸张,  相似文献   
44.
45.
台湾的林清玄曾写过一篇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哲理的故事:“看到水田边一片纯白的花,形似百合,却开得比百合花还要繁盛,姿态非常优美,我当场被那雄浑的美震慑了。‘这是什么花?’我拉着田边的农夫问道。“这是空心菜花呀!’老农夫说。原来空心菜可以开出这么美丽明艳的花,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我问农夫:‘可是我也种过空心菜,怎么没有开过花呢?’他说:‘一般人种空心菜,都是还没有开花就摘来吃,怎么会看到花呢?我这些是为了做种,才留到开花呀!’我仔细看水田中的空心菜花,花形很象百合,美丽也不输给百合,并且有一种非常好闻的香气,如果拿来作为瓶花,也不会输给其他的名花呀!可惜,空心菜是菜,总是等不到开花就被摘折,一般人总难以知道它开花是那么美。总是有一些做种的空心菜能熬到开花,人们也难以改变观点来看待它。”  相似文献   
46.
一、整合子课程创生课程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类作文 1.核心概念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活动,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再生课程资源。整合综合性学习和作文两个子课程,充分开发和利用综合性学习中的活性作文资源,生成以综合性学习内容为主要题材的新型作文范式。这种新型作  相似文献   
47.
朱国忠 《辽宁教育》2012,(12):16-17
现代化的教育必然是开放的,具有国际视野的。融入美国人生活之中的美国式道理,内蕴着各种积极的元素,体现了快乐至上、平等至上、人文关爱至上、生命健康至上的原则。这些道理,无疑可以为中国教育提供一些参考坐标,或许能够引发一些积极的改变。一、讲一点"纯快乐"的道理——只为快乐,花"不必结果"一位少年,酷爱小提琴,却为不能成名而苦恼。老琴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里说:"世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不能结果的花更加美丽,它们在阳光下开放,没有目的,只为快乐,快乐本身就是成功啊。"少年深受触动,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求成名,只为快乐。小提琴成为他一生的爱好。这位少年叫爱因斯坦。这种只  相似文献   
48.
在我们的意识中,一个作品一层结构,一个作品一个主题。于是,我们在走进作品的大门,看到第一层风景之后,便不由得停下脚步。如苏教版五下的《水》,一般的老师也就带着学生读到作者在文章中明确写出的东西:"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相似文献   
49.
课堂发言,虽然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或者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它却牵动着几乎所有的教育理念,关涉到整体的教学效果。因此,关注课堂发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关注整体的课堂。为了更加明晰地看到中外教学在课堂发言中的差异与各自的优势,我们需要进行相关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在“作业评价建议”中指出,作业设计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业如何设计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答案就在2022年版课标之中。在“内容与呈现方式”板块,课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方案——语文学习任务群。如果我们把作业设计成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共同指向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无疑可以提升品质、高效赋能,创获“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