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251篇
科学研究   35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就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正越来越成为从政府到企业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共识。从长远看,我们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程度将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经济的爱在不断地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国对市场经济体闭的逐步建立,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普高的学习机为最有择业良由度的学习,把大学的学习看作系有前途的就业之路。这对我国…  相似文献   
102.
~~大家一起迎奥运@李向东~~  相似文献   
103.
为更好地传承热爱劳动的社会风尚,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开展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是必要途径。推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立足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准确理解高校劳动教育的本质,把握劳动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存在价值。唯其如此,才能为提高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和方案。基于马克思对劳动概念的界定,结合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及时代特征,深入分析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本质和时代价值。在此基础上,从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建设、劳动教育社会协调机制建设等方面探索其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4.
介绍了作者自1994年以来对职业操作技能训练实质因素的思考,以及动觉训练的实验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动觉训练在技能水平和训练效率方面均优于传统的训练方法,动觉是形成职业操作技能的关键因素。并介绍了动觉训练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5.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极少见的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本文报告6例,手术6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6.
通过问卷和调查,了解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7.
契丹族在建立辽朝以前,处于原始的部落联盟时代。随着阿保机建国后势力的逐渐扩展,契丹族开始接触并接受中原汉族文化,深受汉族文化影响。以往文章多侧重于战争和辽代内部机构的研究,本文欲从辽代官学、私学和科举三个方面阐述辽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8.
李向东 《成才之路》2014,(12):26-26
教学中教师运用新颖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轻松有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对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学生思维等有着很大的作用,能促进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109.
当今世界,信息传播渠道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媒体责任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当危害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多元化的媒体各显其能,站在不同立场,从不同角度解读出不同的信息内涵,直接影响舆论导向。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应起到重要作用的主流媒体应该时刻关注这一现象,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发挥出应有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10.
税收公平原则是税收最高原则之一,但税收不公作为一个历史现象一直存在,并且呈现出区域差别、群体差别、征管差别和税种差别的趋向。消除税收不公的应对路径不仅在于税收的"法制化",更需要"法治化":即税收入宪、税收法定、执法公正,其中执法公正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