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77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创新教学法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弘扬的观念.本文结合作者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在电工类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2.
师:伴着一首《我想去桂林》,我们领略了桂林的山山水水,大家对桂林的印象怎样呢?生:桂林山水很美。师:有没有同学知道关于桂林山水的诗文呢?生:桂林山水甲天下。师:很好,这是写桂林山水最著名的一句。还有吗?生: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师:不错,这是韩愈笔下的桂林。  相似文献   
83.
在空气环境污染物的监测中,采样是整个监测过程的第一步,是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采样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此,采样人员在采样前必须进行误差分析,定期校准采样器,对采样系统进行气密性检查,按时校准流量,掌握程序的设置方法.最后,采集后安全及时送回实验室内分析.  相似文献   
84.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是语文课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从而促进师生有效互动,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否充分发挥与课堂提问有很大关系。因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从问题开始。在阅读教学中,巧妙设疑布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文实际,巧妙运用“设疑布障…  相似文献   
85.
基于汽车工业发展与我校车辆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的需要,《汽车实验学》教学实际必须以巩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为目标,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措施等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6.
通过电话访谈、专家面谈和网站浏览等调研方式,对我国7所音乐学院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我国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从质量控制、技术标准到联合共建等方面提出音乐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87.
88.
为深入研究提升高校实践育人的科学化水平,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建设的政策和制度,探索实践育人的新模式新机制,课题组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在某高校15个院系开展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状况、影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因素、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模式创新、教学改革、分层分类实施和优化组织管理等,推进高校实践育人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89.
运用QQ管理班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正在改变着我们,改变着世界。在班级管理中,我利用QQ(OICQ,无线寻呼)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亲密接触”,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与尝试,觉得利用QQ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有着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为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一、QQ传信息,师生交往无禁区通过QQ传输信息,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提供了更加有效的网上信息交流渠道。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隐蔽性,学生可以通过QQ向班主任自由自在地反映、诉说各种各样的问题,班主任可以很好地收集到学生…  相似文献   
90.
1997年刑法第310条窝藏,包庇罪的行为对象是“犯罪的人”,何为“犯罪的人”,我国刑法学界通说观点认为“犯罪的人”是指真正的犯罪人,本认为通说观点值得商榷,通过借鉴国外相关问题立法状况与理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立法规定与司法实践需要,作认为窝藏,包庇罪行为对象“犯罪的人”应包括真正的犯罪人和正在受侦查,追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以经过有效判决确定有罪为必要,只要对他们进行窝藏,包庇的,即成立窝藏,包庇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