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试析中华武术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嬗变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武术从形式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后半期,中国社会的剧变使传统武术的基础逐渐崩溃,为武术的转变提供了前提人和团运动和清末民初的“新政”.开始了武术进入教育和城市生活的进程;国民政府时期,武术成为新教育和体育的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武术发生了这样一些变化:武术活动中的中。C地位已经逐渐被国术馆,武术社团、学校等组织所取代,零散的习武活动被有组织的训练所取代;“新武术”和新编套路、太极操一类新的武术运动形式出现;武术的教育、健身、娱乐方面的意义明显扩大和增强,并开始了用现代教育理论等新的体育科学观来认识、研究武术。这些变化表明:传统中国武术已逐渐转化为适应现代城市的新东西,是中国近代社会变化的一种结果和表现,因而是一种积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辩证唯物方法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峨眉武术文化的历代生存形态及现代流变的调查入手,对峨眉武术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满足巴蜀人生存需要,受佛教、道家影响,以及服从战争需要的军事技能等是峨眉武术文化生存形态多样性的基础,其现代流变主要体现在提高人类精神的体育竞赛、艺术表现、武术教育文化等方面。因此,峨眉武术文化具有宗教性、竞技性、地域性、健身娱乐性和丰富的巴蜀文化内涵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