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论武术产业走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武术产业走向杨少雄,李碧珍一、武术的商业化过程1.武术从业者的商品化武术从业者的商品化并非始于今日的保镖、护院、江湖拳师、武术教官等;都是以武术为职业,凭一身武艺换碗饭吃的。武术界中早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做“三十年前将钱换艺,三十年后将艺换钱”。...  相似文献   
32.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机器人技术在体育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在分析机器人技术发展历史沿革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机器人在国际体育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认为其扮演着教练、对手、雇员、队医和朋友5种角色,分别发挥着运动技能提升、同场竞技对抗、赛事场外服务、运动损伤康复与运动健身陪伴等功能。指出,未来体育机器人的发展要进一步提升与优化算法,优化人机交互体验,降低使用成本,并要重点关注体育机器人的伦理问题。旨在为我国体育机器人技术发展方向与模式的优化,以及我国体育人工智能技术与体育机器人技术的有机融合提供现实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3.
体育和谐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具有天然的一致性,是和谐社会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的运动、经济、传播等功能的充分发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健康、健美、长寿的人口身体素质,增强了劳动者素质;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社会发展的市场需求、精神动力、及和谐的社会环境.本文通过对和谐体育多学科、多视角的探寻,阐述了和谐体育包含的丰富的文化理念、经济价值、精神价值,不仅有助于弘扬体育的人文精神,促进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人的现代化转型,促进中西文明的交融与互动, 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积极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4.
以文献为基石,回顾了21年来武术产业及其创意理念研究所涵盖的领域与阶段性成果,就武术产业发展对策、武术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契机、武术产业集群及多视角开发武术产业等热点问题对武术产业性的研究结果进行透析,认为我国武术产业及其创意理念研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是重复率过高、创新性课题较少、研究结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较低等,从研究的前景,提出了我国武术产业及其创意理念发展的理论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35.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分析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莆田市健身俱乐部的现状进行研究,旨在健康发展莆田市健身俱乐部提供有力的依据,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发展莆田市健身俱乐部提供参考。经研究建议在经营形式上,对经营的方式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满足不同客户的消费要求。改善俱乐部内部管理水平,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练队伍,打造具有自身的经营特色,发挥健身俱乐部的地域和形象优势,使健身市场趋向规范化;管理和营销水平更加丰富和完善;健康理念会深入贯彻和落实;有中国民族的特色,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36.
试析中华武术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嬗变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武术从形式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后半期,中国社会的剧变使传统武术的基础逐渐崩溃,为武术的转变提供了前提人和团运动和清末民初的“新政”.开始了武术进入教育和城市生活的进程;国民政府时期,武术成为新教育和体育的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武术发生了这样一些变化:武术活动中的中。C地位已经逐渐被国术馆,武术社团、学校等组织所取代,零散的习武活动被有组织的训练所取代;“新武术”和新编套路、太极操一类新的武术运动形式出现;武术的教育、健身、娱乐方面的意义明显扩大和增强,并开始了用现代教育理论等新的体育科学观来认识、研究武术。这些变化表明:传统中国武术已逐渐转化为适应现代城市的新东西,是中国近代社会变化的一种结果和表现,因而是一种积极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