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本文将当前"热播"的电视剧分为言情型、动作型、喜剧型和反腐型四种类型,分析了这几种电视剧"热播"的原因:其一是取决于受众的心理机制;其二是取决于大众文化的市场化需求.社会生活的都市化与文化的大众化使得大众消费文化兴起,电视传媒为谋求自身发展不得不尽可能满足受众的心理诉求.  相似文献   
12.
在消费主导的社会,人们更多的是借助消费来寻找和体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按照鲍德里亚的观点,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本身,而是其被赋予的意义。品牌作为商品符码被人们消费、追逐和崇拜着,品牌消费呈现出的这种图腾化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它和原始图腾崇拜到底有何联系?从建构的视角又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本以个案分拆的方式,通过对《长江日报》“健康百事”版的价值分析,阐释了在大众传媒上副刊和新闻如何“嫁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才子佳人小说主张青年男女在爱情婚姻上自择自主,体现了对人本身的尊重。明清时期理学和礼教发展到极端,扼杀人性、人欲,爱情婚姻领域极不自由,才子佳人小说力图在这一领域表现人的追求,实现人自身的价值。为此,小说从与人的自然本性紧密相连的貌、才、情等方面而非金钱、门第、权势、地位等方面来探讨人自身,表现人的精神力量,才情尤其是作家思辩的热点。同时,小说又以进步的妇女观为指导思想,歌颂了妇女的人格价值。由于爱情婚姻领域是理学、礼教禁锢最严的区域,历史的巨大惯性使新思想的曙光还很难在观念转换的初期显示出它的现实实绩,故而,明清的才子佳人小说更多地带着一种理想化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学校进行跑操比赛,平时我们班的跑操一直很整齐,加上比赛前大家更加严肃认真地训练,我们班的每一名学生包括我,都对这次比赛充满了信心!午后的阳光下气温很高,我们班的学生穿着校服都感觉很热,但是为了保持服装整齐,大家都努力坚持着,我分明看到好几个男生已经汗流浃背,但都没有怨言,依旧认真地等待着我们班上场!按照抽签的顺序,我们班是第5个出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对清代宗室爵位等级及其路径迭代进行分析,以丰富清代宗室封爵等级研究成果,为后续学者进一步分析封爵制度和进行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利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对《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封爵卷进行标注、统计分析,并根据乾隆十三年“钦定爵表”,对宗室子嗣进行路径迭代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封爵卷自“封爵等级”到“封号”,内容条目数量整体上呈现递减趋势,临时条例主要集中在乾隆朝及以前,而具体事件则主要分布在乾隆朝及之后;路径迭代分析极大地反映了子嗣地位在清代贵族中的重要性,同时严密的爵位等级加上降袭、考封等封爵方式以及世袭罔替、按次承袭的袭爵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宗室爵位冗滥,有助于维护清朝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语篇的角度,探讨了语篇教学的原则和语篇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世说新语》主要是记载汉末、三国、两晋士族阶层遗闻轶事的小说,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及其门客所作。它作为小说,有娱乐性质的成分,已经不再完全是为说理论道服务,而是捕捉上层人物生活中的趣言趣事,紧握人物性格特征依据事实进行编造,文章简短,字字珠玑,或有趣,或深刻,每个条目在嬉笑怒骂之余都给人以启迪。它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全面的反映了魏晋时期上层社会的全貌,王氏家族等。  相似文献   
19.
在《南方周末》的报道中,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事实甘肃省渭源县有600余名乡村代课教师每月仅拿着40元到80元不等的工资。每月拿40元工资的又占了代课教师的70%,部分代课教师这样的工资已拿了20年!他们生活在农村的最底层,他们的收入连维持自己的生活尚且困难却又不失作为“人师”的尊严,他们用自己的脊梁撑起了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他们是一个拥有60万人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20.
杨芳芳 《科学中国人》2014,(3S):189-18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在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加强语感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把语文课上成语言训练课,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这是语文学科本质的必然回归,是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强烈呼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