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65篇
科学研究   19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1960年代美国年轻人在摇滚乐、毒品和涂鸦中表达自己的愤怒,也在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中寄望更美好的未来,他们相信自己能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但又从来没能摆脱对欧洲古老的贵族文化与生俱来的敬畏和艳羡。作为这个时代的开篇,肯尼迪满足了人们的所有期待。  相似文献   
82.
吴筱箐 《大观周刊》2011,(28):188-188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1934年8月写的一篇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散文。其情其景颇具审美价值。读来耐人寻味,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83.
吴筱箐 《大观周刊》2011,(29):27-27
最动人的声音莫过于音乐,最美丽的文学莫过于诗歌,把握诗歌的艺术特征是欣赏诗歌的关键。  相似文献   
84.
正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把知识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语文尤为如此。常言道:"文以情动人"。哪一篇课文不饱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意以适当的方法,适时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同时还要沟通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彼此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情感呢?  相似文献   
85.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推动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推动其发展的核心环节.尤其是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一战略指导下,变革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凸显管理机制的激励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国内大部分学者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管理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6.
倪晓箐 《职大学报》2006,(1):117-118
回顾历史,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政治文明的开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表明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指出:政治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保障;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7.
网络语言的特点和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媒体的高度互动和参与性,促进了网民之间的人际交流,在这种新型的人际交流空间里,形成了具有独特形式和规则的网络语言,并随着网络的普及迅速流传开来。比如美眉(长得漂亮的女生)、偶(我)、886(拜拜喽,再见之意)、:)(笑脸)等等,原本是人们在网上社区、网络聊天室、BBS等开放式网络空间进行信息交流和人际沟通时所使用的专用符号,现在流行开来,甚至渗透到传统媒体之中。  相似文献   
88.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学生知识的获取、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阅读.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种,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而在忙碌的高三阶段,还要不要课外阅读?怎样进行课外阅读?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9.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写作中的教学,目前尚有诸多不足。该文通过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写作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将体裁教学法运用于商务英语的写作教学中去的方法,综合自身的写作教学经验和对商务英语的理解,总结了在商务英语中的体裁教学法的四个阶段,以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0.
在美国这样一个族裔融合和族裔矛盾共存的国家,黄西非常小心地恪守一个原则——不拿弱势群体开玩笑,除非是为他们打抱不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