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体育   4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梓荃  董清理 《收藏界》2014,(2):18-36
所谓俑,是以陶、木、青铜等材料制作的小型人像,目的在于代替活人随葬。随着春秋战国时代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兴起,用奴隶作为人殉的习俗也被迫改变,从而出现以茅草等扎束成人形来代替真人殉葬。这可能就是最早的俑。  相似文献   
32.
金银器收藏一直是收藏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门类。金与银都属于稀有的贵金属,它们具有美丽的光泽,质地柔软,易于加工,因而成为最受工匠艺人欢迎的加工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这种易于加工的特点,使金银器还能够加工改制、花样翻新,从而形成多种形式的金银制品。金、银又都具有耐氧化和腐蚀的特性,可历经千年,仍新亮如初,因此不少金银制品历代相传,成为传世之宝。  相似文献   
33.
梓荃 《收藏界》2013,(6):73-78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令中国文学界风光了一把,至此,亚洲获此殊荣的作家增加到四位,其中1968年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不仅是一位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艺术鉴赏家。作为一个日本人,川端康成最推祟的画家却是两位中国画家。他在《花未眠》一文中这样写道:"李迪、钱舜举也好,宗达、光琳、御舟以及古径也好,许多时候我们是从  相似文献   
34.
梓荃 《收藏界》2013,(12):107-107
董寿平笔下的松与古人有所不同,与今人亦相异。其特点是笔势雄劲,松叶随意点笔,极见功力;枝虬干曲,雄健苍拙,破顽石而生,迎风雪而立。欣赏其画作,每每感到其间透出的浩然磊落之劲风骨,百折不挠之大气概。  相似文献   
35.
梓荃 《收藏界》2010,(2):115-118
曹淦源先生是《收藏界》的老作者了,虽然以前未曾谋面,但我对先生的学识却称得上久抑了。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则先生在《收藏界》开的“甘园瓷话”专栏,  相似文献   
36.
梓荃 《收藏界》2011,(9):146-146
在中国文化的厚土中,人物画一向是最受娇宠的奇葩。孟喜元在《收藏界》连载的这一组以绘画大师为主题的人物作品,迥异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模式化、政治化的人物形象。他的人物绘画中没有当代某些画家主张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等因素。  相似文献   
37.
梓荃 《收藏界》2010,(1):121-123
阎正(中国画大家、著名艺术评论家): 虎年画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要“画”到“尊”上便不是那么容易了。为迎接《收藏界》创刊百期并虎年的到来,我与陶瓷大师蔡玲玲联袂创作了“吉祥虎尊”。杂志编辑让写点文字,那就写写创作过程与感想吧。  相似文献   
38.
2010年春,在楼市股市低迷的情况下,寻求新投资点的流动性资金使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延续火爆,多项指标再创新高,拍卖成交总额已超过201.41亿元人民币,创造了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39.
董其昌其人近来笔者对董其昌的书法及其山水画发生了兴趣,看了很多董其昌的传世作品,越看越敬佩这位明代文化名人,进而很想了解一下这位大师的生平及其背后的故事,但看过之后,震惊不已。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样,对艺术家及文化名人怀有一种迷信情结。如果是这样,董其昌的所做所为一定会令你大跌眼镜。这位大师的人生真相,就像一团迷雾,比他的艺术更耐人寻味,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40.
梓荃 《收藏界》2010,(3):85-92
晚唐时有皮日休的《牡丹》云:“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牡丹、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