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1.结网捕鱼游戏前,先由两名学生拉着跳绳的两端,或由三名学生(两人拉着跳绳两端,另一人握住绳子中间)组成一张“小渔网”。为增强游戏的趣味性,也可以由两三张“小渔网”连接成一张“大渔网”,“小渔网”与“小渔网”之间的连接点可以采取两根绳子“打活结”的办法,或者由一名学生分别用左右手握住相连小渔网的各一端。学生在做拉网捕鱼游戏时,不准强拉硬扯,要有组织、有目的协作捕鱼。捕鱼过程中,由于“网眼”较大,为防止“漏鱼”,中间的学生可根据“鱼情”变化而即时调整位置,进行围堵,但不能松绳。凡捕到的“鱼”,或加入到渔网中,以减小…  相似文献   
32.
分腿腾越跳"山羊"是典型的支撑跳跃动作,它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动作难度较大的跳上、跳下的体操教材。它包含了跑、跳、撑(推)、落等技术动作。实践证明:学生跳过并不难,但跳好很不容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技术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专项练习、徒手练习、游戏练习和器械练习,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排除学生对支撑跳跃的恐惧心理,进而  相似文献   
33.
"支撑跳跃"是中小学传统的体育教材之一。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支撑跳跃的教学,不仅能全面提高人体运动器官、血液循环器官、呼吸器官、及前庭分析器官的功能;增强下肢、腰腹、肩带及上肢肌肉群的爆发力;发展判定三维空间方位的定向能力和控制身体的平衡的能力有其独特的生理锻炼价值,而且非常有利于培  相似文献   
34.
教学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教案是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其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目标是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中心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35.
<正>1.奔跑类游戏“喊数抱团”游戏中,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在体育课队中的位置,用粉笔在各自的小木块上标示出相应的数字。游戏时,在组成规定人数的(抱团)的基础上,再把小木块上的数字累加,看这个数字是否符合教师的要求,如三人抱团成奇数,四人抱团成偶数。在“打电话”  相似文献   
36.
利用“薄料”色髹技法可以制造色彩光泽度较高的脱胎漆器工艺品,改变了传统脱胎漆器采用大漆原料导致色彩暗沉,仅有红、黑两种主色的情况。本文采用金箔、银箔、铜箔和广油研磨得到色泥,将色泥和透明漆、大漆等进行调和制备“薄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薄料”成膜化学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采用扫描电镜(SEM)对“薄料”彩髹样品的界面厚度和银泥、银色“薄料”表面形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细小的金属箔片对“薄料”的干燥成膜的化学结构没有影响;“薄料”平均厚度在7~30 μm左右,研磨的银泥中银箔片粒径为10 μm,且在银色“薄料”中,银箔主要起镜面反射作用,可以使得脱胎漆器的光泽度提高。  相似文献   
37.
王建杰 《体育教学》2014,(12):44-44
投掷类教学,非但具有一定的高危性,而且它对学习和掌握投掷技术技能的要求也非常得高,对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非常得严。不苛求运动技术的细节,不追循过去竞技体育教学的系统化,努力通过游戏化、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玩"的愉悦中,感知、体验、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投掷兴趣、运动技能和身体水平。  相似文献   
38.
打电话是折返跑生活化的一种体现。游戏前,先在地上每间隔3~5米划一条线,共划若干条线,分别用数字0、1、2、3、4……标示出来,然后让一列学生依据电话号码(如31241324)触数字线进行折返跑,每拨一次号,要跑触一次该号数字线,每触一次数字线,必须回到零位线一次,如此往返去完成拨号打电话任务。游戏时,还可采用合作跑的方式进行,如几个人并列手握一根跳绳进行游戏。  相似文献   
39.
<正>在今年四年级快速跑单元教学中,经过两节快速跑教学后,我发现,学生自身的惰性已有所表露,练习也是消极地应对。为解决这种不良现状,我也把"挑战应战"游戏引入课堂,希望通过游戏竞赛,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参与练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