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0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德国劳动世界的变迁是技术与劳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发展机遇与多重挑战并存的相对性、人为设计与科学规制的建构性。劳动世界未来的演进可能与建构方向体现在劳动市场的格局变迁、劳动组织的形态调整、个体的资格能力变化等方面,也是适应数字化转型并主动塑造社会变革的策略抓手。德国劳动世界的变迁能够带来一些规律性的启示:数字技术的影响和作用取决于其应用范式和多重因素,劳动世界的演进可以也应该给予人为干预,调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建构劳动世界乃至把控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2.
中职新进教师入职教育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体的自身成长,而且影响中职教师队伍整体建设与发展。通过串接理念的形成和确立、框架的搭建和组织、方案的设计和解析以及成效的追踪和反馈等步骤,上海市基本实现中职新进教师入职教育的制度化,并在理念立意、机制运行、实践探索等方面形成创新突破。针对在时间的管理和安排、人员的调控和控制、专业的覆盖和协调以及方案的落实和完善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难点,上海市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区(职教集团)与学校三级协同配合、联动协作的中职新进教师入职教育制度,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筹布局。  相似文献   
113.
<正>一、大历史观的内涵历史观是人们认识历史、把握历史本质及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大历史观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演化,其提出有三个来源:一是大卫·克里斯蒂安提出的“大历史”(Big History)观。作为一种新的史学研究领域,大历史观是20世纪90年代在澳大利亚和美国兴起,它将关注历史的视野从布罗代尔提出的长时段拓展到人类、生命、地球乃至宇宙的尺度,时间跨度上从100亿到200亿年的体量里研究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