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4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应变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世界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中国难以独善其身,金融危机对中国大学生的就业产生重大冲击,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工作也要采取积极应变措施。  相似文献   
22.
作为回应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教育模式变革,跨学科人才培养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保持活力的重要源泉。首先,在梳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契机和实践模式的基础上,解析信息资源管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其次,从知识生产框架和潜在空间领域的角度分析信息资源管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再次,分析信息资源管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路径:优化培养方案,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关注学生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保障机制,创新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3.
结合有关工程实例,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上部结构造价为目标函数,以规范的构造、正截面强度和使用阶段的应力等要求为约束条件,主要以箱形梁截面的梁高为设计变量,应用改进枚举法,分别得到两种不同截面、构造形式下的优化设计结果。并对这两种优化设计结果进行比较,最终得出优化设计方案,使得桥梁构造合理、造价最低。  相似文献   
24.
25.
<正>1引言2022年9月13日,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印发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正式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由此也引发了学科内部以及相关学科点的热烈讨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在迎来由外延拓展带来的正向外溢效应的同时[1],却也面临学科话语体系重塑[2]、自主知识体系构建[3-4]、人才培养体系调整[5-6]等多重挑战。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共同体仍需以此次更名为基点,深入探讨未来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进路。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意义]明确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探讨学科更名后的知识框架和发展路径,为今后的学科建设与教育改革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基于教师履历和课程体系等调研数据,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专业生源3个不同方面论述学科知识多元化的现象,基于学科基础理论和框架探讨新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知识的解析方式,并从知识整合的角度出发阐释学科更名后的专业建设路径。[结果 /结论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存在明显的知识多元化现象,未来应紧密围绕“要素–领域–学科”3层知识解析框架展开研究、教育与实践,在开放的跨学科环境中塑造自身的认同和影响力,以知识整合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弘扬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守正拓新的主旋律,优化课程体系的内容与运转机制,并推进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改革。  相似文献   
27.
面对本地一流科教资源稀缺的鸿沟,深圳、苏州、无锡成功实现创新能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跨越的创新驱动发展。开放性、密集式招引汇聚大院名校,是其成功的要诀与鲜明特色。嵌入型大院名校对协同跨越具有空间吸引子效应。深苏锡汇流的特点为实体化程度高、逐级跃迁,且三地嵌入型大院名校显著区别于科教资源高丰裕度地区。汇流过程要规避大院名校与地方政府双边逆向选择问题。处理汇流中技术前景不确定性的途径有五条。  相似文献   
28.
在当前社会治安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一些不法分子专门对女生采用较为隐蔽的手段方法伺机实施各种侵害行为,作为女生更应该格外保持警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29.
随着暑假的来临,大家都期待着假期生活丰富多采,小朋友们独自在家或户外活动的机会比平时多了,安全自然就成了父母和我们自己关注的话题。今天我们特意编辑一期“暑假自救手册”,目的就是希望同学们在思想上有个充分准备,即使独自在意外的危难中,也能够找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30.
公共汽车作为城市最普遍的一种交通工具,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方便。如果你每天一个人乘坐公共汽车上学、回家,要注意哪些方面,你知道吗? 1、在车站等车时,看见公交车要进停靠站,你一定要离开公交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