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徐志摩一手写诗,另一手编诗刊。在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初,他主编的诗歌刊物:《诗镌》、《新月》和《诗刊》,对推动中国新诗的发展是起了积极作用的。特别是他通过手编的诗刊大力倡导新诗格律化运动,是继郭沫若之后,又开创了一派新诗风。  相似文献   
22.
《狂人日记》与《沉沦》是新文学史上并峙的双峰。这两部作品虽然一为现实主义,一为浪漫主义,然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所运用的表现手法,都有相当的可比较性。因而,无论从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从审美的价值来看,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都是很有意义且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23.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与张幼仪的婚姻,是研究其生平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几乎所有的徐志摩传记作者及其研究者都认为徐志摩与张幼仪的离婚,是由于林徽因的出现,使徐志摩做出了与张幼仪离婚的决定。而恰恰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即张幼仪的二哥张君劢。正是张君劢的好心,催促帮助张幼仪出国与徐志摩团聚,才导致了出乎张君劢意外的结果,即徐志摩与其妹的离婚。而根本原因则是徐志摩对封建包办婚姻不满,要有"成为中国第一个离婚男人"的"挑战""传统习俗"的叛逆思想。  相似文献   
24.
三新兴木刻运动的开展与编印美术画集鲁迅初到上海是从提倡木刻版画开始他最后十年的文艺活动的。1929年,他创办朝花社编辑出版了《艺苑朝华》五册画集(其中一册因故到1930年出版),开始  相似文献   
25.
孙犁的《铁木前传》不是完全的悲剧小说,但有着浓郁的悲剧性。从其悲剧形态、悲剧内容、悲剧价值可以看出,作家对人生、对人性、对青春深沉的哲学思考,对小生产者偏狭自私的性格、对几千年“传统习惯”的批判,表明了孙犁在创作上现实主义的深化。  相似文献   
26.
南洋时期,是郁达夫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显著特征是坚持抗战,其思想内容表现在及时分析战争形势和世界局势,以鼓舞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揭露并批判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侵略政策与日本作家佐藤春夫等假友好真反动的嘴脸;对汪精卫的投降卖国、周作人张资平的充当汉奸文人予以痛斥。这种抗战爱国思想一直坚持到他生命的最后。  相似文献   
27.
中国的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早在二十年代初,中共在《中共中央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1922年6月15日)中,就明确表述了其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思想,该文件说:“依中国政治经济现状,依历史进化的过程,无产阶级在目前最切要的工作,还应该联络民主派共同对封建式军阀革命,以达到军阀覆灭能够建立民主政治为止。”在此思想指导下,才有中共与国民党的两次合作而结成的统一战线。而中国其他各民主党派与中共的合作则是以抗日战争的胜利为重要契机的。抗战胜利后,各民主党派为和平民主,避免内战而调解国共两党政治、军事上的…  相似文献   
28.
明末清初的批评家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点 ,在创作论、主题论、人物论等方面皆反对李贽的观点 ;而在“自娱娱人”说、宋江形象、人物性格塑造、艺术虚构等方面则承袭叶昼的一些说法。金圣叹为了出名 ,大反甚至大骂李贽 ;而其狂傲性格使他在承袭叶昼时又不标明。金圣叹反李痛快 ,而承叶则极不诚实。  相似文献   
29.
20世纪40年代,郁达夫与王映霞的离异是震动文坛的一场大悲剧。关于他们离异的原因多说是第三者的插足,很少有人从思想上去分析探究两人离异的根源。事实上,在郁达夫一见钟情于王映霞并开始追求时,两人思想的差异就已经显现出来了。文章即从郁厌虚荣,王慕虚荣;郁恨黄金,王爱钱财;郁欲隐居,王喜热闹;郁憎做官,王羡做官这四个方面加以分析,指出两人志趣相悖,追求不一,互不理解是其离婚的主要原因。郁王离异是郁达夫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探究其离异的思想根源,对研究郁达夫的心理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李大钊通过报刊积极宣传民主主义思想,介绍西方民主主义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北洋政府的官僚政治。在编辑风格上始终坚持鲜明宗旨和正确导向,使其刊物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色彩和民主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