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10篇
教育   353篇
科学研究   84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170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1篇
  1952年   2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71.
72.
直里 《钓鱼》2004,(11):52-52
5月15日,2004年泉州市“千式龙钓王杯”手竿钓鱼比赛在该市钓鱼协会竞技基地--惠安洛阳吴振录钓场举行,千式龙竞技钓鱼俱乐部(福建)成员包揽前五名。  相似文献   
73.
首届全国地区报好新闻评选,1月23日在北京揭晓。湖北孝感报系列报道《走廊坊想孝感》荣获特等奖。获一等奖的作品有:四川万县日报《农民宋本良给责任制“做生”》、广西柳州日报《还人“责任田”种己“丢荒  相似文献   
74.
复旦大学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七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总字数逾三百万,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为国内第一部系统的、规模空前的古代文论巨著。其显著特点为视野开阔,宏观鸟瞰,较全面地阐述了上下数千年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过程,发掘出许多弥足珍贵的罕见史料,对重要批评家与论著,都运用系统论研究法,作了富于开拓性剖析,展示出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丰富多采和灿烂成就,为当代文艺理论研究和创作提供了历史的借鉴和有益的启示,使古代文论探索的思维空间大为拓展。例如对昔贤赞为独步古今、雄据文坛千余年,“宏文雅裁,精理密意,美包众有,华耀九光”(刘开赞语),自古“论文之书,莫古于是编,亦莫精于  相似文献   
75.
若尔盖藏文中学自1980年创建以来,毕业的四届初中生265人中,考上中专的101名,升上高中的65人,被招干招工的17人。回到农村、牧区的都成了民师和民办兽医等初级技术骨干,为雪山草地培养出了人才。现在,学校已办起高中班,  相似文献   
76.
柳宗元,字子厚,原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祖上世代为官,定居在长安,唐代宗大历八年,他出生在长安家里.二十一岁登进士第,二十六岁考取博学鸿词科,做集贤殿正字,后调任蓝田县尉。三十一岁,为监察御史里行.顺宗即位时,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是王叔文革新集团的主要成员。革  相似文献   
77.
“我热爱报纸和报纸工作。我有着无穷无尽的好奇心,我想这大约是记者职业不可缺少的条件吧!世界上正在发生什么?人们在干什么?它们是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发生的?我是多么希望及时地了解这一切啊!”  相似文献   
78.
马克思的双亲准备把马克思培养成为一个科学家.在十七岁以前,他在特利尔让中学,后来在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哲学和历史.马克思在二十三岁时从大学毕业,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他本打算在波恩大学执教,但是这个计划没有实现.当时,有好些进步的教授被排斥于普鲁士各大学的讲坛之外,于是马克思便放弃了在大学执教的念头.因为有这样一个波折,年青的马克思便成了新闻工作者.他置身于生活的激流中.就必须研究人民生活中的问题,而当代科学界的人们却被高墙厚壁阻隔不能接近这些问题.新闻工作指引马克思走  相似文献   
79.
80.
《文心雕龙》古今谈(二则)千里青(一)"生也有涯,无涯惟智。逐物实难,凭性良易。傲岸泉石,咀嚼文义。文果载心,余心有寄。"这是《文心雕龙·序志》的结束语,刘勰在这里表明了他的写作心迹。前四句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