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经历着激烈的动荡与变革。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新旧化思想的激烈冲突中,进行着艰难的选择。在主观上,他们更容易接受“精神遗产”,在历史冲突面前更难“超脱”,但同时,知识对“未来”最为敏感,他们着眼一种新的生活。历史留给他们的精神枷锁与对未来渴望的意志的膨胀,造成他们一生的痛苦。而对于从旧制度中走出来的新时代的知识女性,这种痛苦来得更痛切,萧红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她潜意识中有旧女性的软弱,又向往并追求着新女性的独立与自尊,这种矛盾心理,导致了她一生的悲剧。  相似文献   
22.
浅谈化学实验中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最直观、最基本的方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更要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把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观察能力的培养、思想品德的形成、思维的发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达到使学生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实验意识是对实验的一种本质上全新的反映形式,是能够在头脑中进行活动,并且能够将实验过程在头脑中产生的概念、思想、计划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使其行动更具有目的方向性和预见性的实验心理,实验意识包括技能实验训练,即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实验知识应用、实验设计能力等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3.
许虹 《中国档案》2012,(6):72-73
在中央档案馆的馆藏中有这样一张照片,周恩来面带微笑站在画面的一侧,他的左侧和身后站着几个人。看到这张照片读者不禁要问,这是周恩来在什么地方和什么人的合影?为什么作为总理的周恩来没有站在中间?其实,这是1960年10月19日,周恩来在北京颐和园与当年  相似文献   
24.
许虹 《中国档案》2012,(7):74-75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不断推进指导思想上的理论创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创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央档案馆保存着1941年冬毛泽东为延安中央党校写的"实事求是"手稿,以及1960年为杨颖题词"实事求是努力为人民服务"手记等不同形式的珍贵记录,都体现了这一宝贵思想。"实事求是"概念的由来和含义"实事求是"一语出自《汉书》,班固称汉景帝之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颜师古注"务得事务,每求真是"意思是力求得到真正(正本)。可见,这里所说的"实事求是"是指做学问时一种求实的治学态度。现代人按字面解释,  相似文献   
25.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是仅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换成课程标准,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6.
《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是一首抒情诗,写于1976年,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逝世一周年前夕。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对周总理无限怀念之情。但对于现在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对当时那人妖颠倒的动乱年代,  相似文献   
27.
要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引入多媒体技术势在必行。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可使抽象的现象和概念具体化、直观化、实物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步运行,提高了化学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8.
试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意义、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工作基础、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内容以及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9.
<正>校园文化堪称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其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旨在创设一种环境氛围,以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的健康人格,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第二课堂"活动形式的兴起,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了契机。一、中学第二课堂及其特点第二课堂,顾名思义是与学校传统课堂教学形式不同的一种以课外实践活动为主的教育方式,是游离于传  相似文献   
30.
许虹 《科教文汇》2011,(34):144-145
写作是英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本文从问题角度出发,通过学生写作文本的中式现象,提出了"阅读、比较、模仿、评价"四步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避免中式英语,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