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体育   15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针对国外高水平教练团队训练的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研究国际先进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夏季训练方法、手段,寻找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夏季训练特点。通过实地观察等方法,分析运动员们转变训练模式前后的成绩变化。国家速滑队挑战短距离组夏季训练期间有氧训练比例较高;更早更多地采用冰上训练手段,可以实现陆地专项能力有效向冰上能力转化;训练方法与我国传统夏训方法相似,更强调变速训练可能是提高后程能力的有效途径;用更短的间歇训练作为冰上有氧训练方法,可能是提高专项技术和体能的有效训练手段,为提升我国速度滑冰项目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速滑运动员比赛期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速滑运动员进入赛季后,身体和精神都会长期处于应激作战状态,很容易产生运动性疲劳。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理性思辨,针对处于赛季中的速滑运动员特点,提出了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和种类,并根据速滑运动员疲劳类型提出了利用抗疲劳物质、物理疗法、补充营养品及水、负离子法、睡眠等方法进行生物性恢复;利用音乐、赏识和催眠等方法进行心理性恢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部分大学生臂知觉方位辨别能力的测试,用统计学原理进行详尽的分析,研究在不同角度、有、无学习的情况下,臂知觉方位辨别、肘关节肌肉感受能力的差异及男女生之间的差异等。  相似文献   
14.
国家速滑队短距离组备战第20届冬奥会科研工作总结   总被引:12,自引:12,他引:0  
黑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冬季项目科研组一直担负着国家速滑队的科研工作,总结介绍了在备战第20届冬奥会的4年周期中,对速滑短距离项目的科研服务与科技攻关的总体方案;利用多维生物学手段开展的大量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内容;总结了宝贵的科研经验,并对今后的科研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短距离速度滑冰项目长期的观察和调研,对目前我国短距离速度滑冰项目专项训练方法的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专项体能训练方面长期存在着绝对速度练习多,对速度耐力训练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速度训练与耐力训练脱节;专项技术训练长时间在低强度下进行,当速度变快或机体疲劳时,就很难保持技术,动作变形较严重等问题。提出在有氧训练中融入技术、力量的内容和要求,使耐力与技术、耐力与力量有机结合;强化力量训练的协调性、系统性和全面性,更加注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技术是否正确、神经肌肉是否充分调动、肌肉的发力特点是否更具有协调性和专项性;注重负荷的监控,科学控制训练的进程等改进与发展建议。为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专项训练方法和手段提供理论支撑,为提高速滑运动员竞技能力提供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