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23篇
科学研究   8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702.
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是社会性别理论的代表作之一,其对女权主义运动以及对女性解放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但是在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中其局现性也日益凸显,本文旨在以《性政治》为例展示社会性别研究的一般范式,以及分析社会性别理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权力一般化以及对相关文本过度阐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03.
刘淑令 《成才之路》2010,(20):55-56
小学英语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现已成为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是指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由于对待学习态度的不同,对英语学科兴趣的不同,或学习方法的不同,最终形成的学习成果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小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形成的原因及改变对策。对于预防和减少小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产生有着积极的作用,符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704.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同属“自然”派,他们的诗中都包含了强烈而真挚的自然之爱,二者都可称为为自然而诗的诗人,他们有相似的心灵咏叹,也有着个性的人文情怀以及不同的人生境界,这也就使二人拥有了别样的人生。  相似文献   
705.
记忆在语言学习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长时记忆”理论,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将长时记忆理论和大学英语教学的自身特点和规律结合起来,设计与实践一套切实可行的记忆方法,可明显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06.
张振令 《考试周刊》2010,(2):163-163
提高历史教学水平,记忆力是重要的一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记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07.
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思想。对于这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意义,海内外研究《手稿》的学者们颇有争议。  相似文献   
708.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又分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种环境在地域和结构上互相重叠联系,构成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分异性和各组成要素不断演变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09.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如日东升,“体面劳动”正是她洒向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和煦阳光。劳动者的需求、劳动者的尊严、劳动者的价值、劳动者的呼声,引起了党、国家和社会的强烈共鸣。在我国劳动关系深入调整和科技革命大发展的今天,强调全体劳动者的体面劳动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710.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程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沈阳农业大学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施了“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出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蓝领农民”,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