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郭琴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414-415,418
采用文献资料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体育教学中贯穿德智体美育一体化教学创优手段进行阐述。结果说明,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行为感化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德育,各种技术动作和建立合理的智力结构来培养智育,对学生美的情操陶冶和启发审美意识来塑造美育。  相似文献   
32.
和谐社会与休闲体育之关系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理论背景出发,阐述了和谐社会中休闲的意义及休闲教育的必要性;从休闲体育的社会、文化、经济功能等方面,探讨了休闲体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指出:开展休闲体育有赖于政府、学校、社区、家庭、社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3.
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本文在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新的思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通过分析和谐教育思想在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发展,用辨证统一的观点讨论了和谐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提出了在新课程中引入和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4.
体育是关系人民健康的大事,体育水平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是个人健康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根基,而且是整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并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做好学校的体育工作对于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5.
为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献计献策(笔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编者按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关心特殊教育".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修订.2009年5月,全国第四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胜利召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毋庸置疑,特殊教育又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当前,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在推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此,本期发表一组笔谈,反映了研究者对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课程改革、高等特殊教育和超常教育等方面的建议,以为<规划刚要>的制定提供参考,同时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36.
创新推广与电化教育的基本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讨论创新推广和电化教育的概念,分析电化教育与创新推广的关系。创新推广是某个创新通过一定的渠道,经过一定的时间在某个社会系统中传播的过程。电化教育是利用最先进的传播理论和技术去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效率,扩大教育规模,促进教育改革。电化教育与创新推广的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电化教育是创新推广的有效手段;第二,电化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创新。因此,电化教育作为创新推广的有效手段的功能的实现,有赖于电化教育这个教育创新的成功推广。电化教育与创新推广之间的密切联系说明,电化教育的推广和成功应用不仅仅需要应用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更重要的是需要先进的传播理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37.
大学体育与挫折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琴 《体育世界》2009,(1):17-18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基于自身的特点,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具有特殊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38.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学校体育从运动参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方面设定了课程目标。笔者认为:高校体育不仅仅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及健康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21世纪的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高,高校体育就是大学生一个不断锻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平台。  相似文献   
39.
40.
关于加强高等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琴 《培训与研究》2003,20(4):75-76
重点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远性的基础建设,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是高校各项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本从重点学科建设的意义、条件及研究方向的选择、学科队伍的建设、重点学科基本条件建设及评估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