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637篇
科学研究   11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8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0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861.
陈辉 《湖北档案》2005,(3):44-47
被誉为“蓝天上的火眼金晴”的人民解放军探照兵已经消失30年了,但它在我军战史上留下的赫赫战功,却让人难以忘记。在人民解放军防空军的序列中,探照兵的作用是夜间利用探照灯照射来犯的敌机,配合高炮部队对空射击,配合航空兵对空作战,也可直接将敌机照落。后来,由于我军防空武器发展,防空作战淘汰了探照灯.探照兵部队也由此撤销。  相似文献   
862.
863.
864.
陈辉 《中小学电教》2008,(11):108-108
<正>课堂讨论是协调师生教与学的重要手段。课堂讨论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诱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获取真知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反馈信息,从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可见课堂讨论在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如此,并非所有的课堂讨论都发挥了如此的作用。目前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865.
培养现代公民,教育责无旁贷。而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发展,师德最重要。2008年重新修订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以“爱和责任”为核心和灵魂。实际上,教师即课程。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历史教育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正如我国著名史学家白寿彝所言,“帮助人们从青少年起一直到老死为止如何做人,帮助人们了解或者理解做人的道理,这是最紧要的一条”。  相似文献   
866.
陈辉 《传媒》2000,(2):23-24
据有关统计资料,到1996年,我国公开发行的期刊已达到8135种,读者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广阔。出版业在充分体味改革开放带来的飞速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日渐感到竞争的激烈与生存的困难。  相似文献   
867.
心随乐动     
听音乐时你在想什么?你听懂音乐了吗?这是音乐欣赏课老师常问学生的一句话。老师最担心的是学生听音乐时心不在焉,老师在讲台上神采飞扬,滔滔不绝,自我陶醉,可学生在底下无动于衷,甚至干脆睡大觉,这种尴尬的场面相信不少同仁都经历过。  相似文献   
868.
陈辉 《成才之路》2010,(20):91-91
中国历来强调“男主外,女主内”。在教育子女时,也主张丈夫扮红脸、妻子唱白脸。不知从何时起,这种家庭分工悄然变脸,从这次“我的父亲母亲”征文中可以看出,在很多孩子心中,妈妈要求更高、管束多、爱责备。甚至言语粗暴,父亲则比较开明、宽容,甚至慈爱。传统的“严父慈母”形象正在被“严母慈父”所替代。  相似文献   
869.
新一轮基础教育高中课程改革是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整体推进,四川虽作为最后批次于2010年秋季进入高中历史课改,但近几年的自主命题实践表明,全国高考四川卷历史试题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在考查考生对主干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着力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较好地渗透了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起到了承上启下、关注课改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70.
关于考研利弊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  黄宇 《考试周刊》2010,(12):6-7
考研已成为一种热门的社会现象,而读研的必要性及实用性也成为考研学生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着重分析了读研现状,在理性的角度下.更深地剖析考研为我们带来的利与弊、得与失,以及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引起更多的人对考研的重新审视与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