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1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根据独立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文阐述了在独立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活动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推动,指出了在独立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2.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提高学习效果,而且能够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本文将从词汇、听、说、读、写五方面谈谈英语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13.
信用危机是困绕当今中国社会的大问题,建立信用档案不失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现在,建立信用档案正当其时。我国建立信用档案应避免重复西方的老路,在主体、内容、程序、查询、监督等方面应有中国特色。建立信用档案应注意其合法性,使其尽力发挥最大效力。  相似文献   
114.
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往事如风,一阵阵地吹来。它吹进了我的脑海里,激起了阵阵波涛,童年往事便随即一幕接着一幕地呈现出来。我真有点应接不暇。突然我被不远处的一朵浪花中呈现的往事深深吸引,哦,原来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相似文献   
115.
《〈还乡梦〉自序》是一篇序言 ,又是一篇凝聚着滚烫的爱国热情的抒情散文。它像一首深情的歌 ,每一个音符都是海外赤子爱国深情的闪烁 ,字字句句都是久别家乡的游子的乡愁乡情。相信凡是读过《〈还乡梦〉自序》的人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 ,都会被作者浓浓的深情所感动 ,并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我们不禁要问 ,这篇文章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感染力呢 ?好的文章之所以能感染人 ,能打动人 ,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它的语言魅力。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含蓄委婉 ,成语典故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十分恰当 ,古诗的引用加强了抒情效果 ,从而大大增强了文章…  相似文献   
116.
"人在世界中"是张爱玲持之以恒的文学主题。张爱玲洞悉了时间不断过去和人必有一死的生存本相,并选择了"向诗而在"与"向死而在"。她以"生命向空间的敞开"超越人的有限与必死,在"现在"的时间与"上海———中国"的空间选位中,与这个世界中的其他存在者展开"爱的交往",建立了人与世界和谐的一种现代范式,指出了在日常世界人的诗意栖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7.
音乐教育属于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使学生用音乐进行情感表达,抒发感情。基于此,中职院校想要贯彻素质教育的相关政策,就需要制订具有针对性的音乐教学方法,并对音乐的教学形式实施创新,培养学生相应的音乐素养。同时,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需要音乐的教育助力,以此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本文主要对音乐教育中中职学生具备的音乐素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8.
目前我国高校声乐多采用大班集授课的模式,这种授课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国家提倡素质教育观的实施。在高校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分层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注重学生能力与个性的培养,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9.
文章在对郑州休闲园区市场的分析基础上,对其营销规划提出了理性的发展思路,以期促进休闲园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0.
小说《孔乙己》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深刻地刻画了他的性格特点 :功名不就 ,却自命清高 ;四体不勤 ,却好吃懒做 ;穷困潦倒 ,却死要面子 ;受尽摧残 ,却麻木不仁。孔乙己的命运是悲惨的 ,但小说从头到尾没有出现一个“悲”字 ,恰恰相反 ,反复出现反复渲染的倒是一个“笑”字。孔乙己可笑吗 ?他的确很可笑 ,他的可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名字可笑。他的名字是别人“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 ,替他取下”的一个绰号。用这并不通顺并且令人啼笑皆非的语言给这个自命清高 ,时刻以读书者自居的人作代号 ,实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