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对217名第2届全国智力运动会参赛运动员进行瑞文智力测试,结果表明:智力项目运动员的智力水平显著高于常人;不同智力项目运动员的瑞文智力结构间存在显著差异;高水平智力项目运动员在知觉辨别、抽象推理两类能力上显著优于中等水平运动员;不同性别运动员智力水平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2.
本文综述了目前在情绪测量领域内的一些方法学上的新进展,及其在运动情境中的应用。并介绍了使用这些新方法的最新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3.
胡斌  黄志剑 《浙江体育科学》2006,28(6):46-48,52
为了检验我国足球、排球联赛中是否也同样存在“相对年龄”优势现象,从而推断我国联赛运动员选材机制是否适合“刻意训练”的概念和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了参加2002-2003赛季中国足球甲级联赛A组、B组共27支俱乐部,以及2002-2003赛季中国排球联赛男队、女队共25支俱乐部所有运动员的出生日期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参加我国足球、排球联赛的所有运动员都存在“相对年龄”优势现象。“相对年龄”优势现象对运动员选材产生了怎么的作用值得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4.
Williams和Cumming编制的运动表象能力问卷(Sport Imagery Ability Questionnaire)可以评估运动员对不同类型表象内容进行表象的难易程度,与已有的运动表象能力测量工具相比,在反映个体表象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点。对该问卷中文版进行修订和检验。首先选取220名大学生被试进行第一次测试,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未达到测量学标准的条目,形成由5个分量表14个条目组成的正式问卷。再用正式问卷对251名被试进行测试,并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修订后的中文版运动表象能力问卷(SIAQ)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运动表象能力的又一项中文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5.
从科学化训练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入手,在讨论运动科学实践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基础上,结合运动心理学应用实践,提出循证实践的观念与操作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运动科学实践。通过介绍循证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法,结合运动心理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详细阐述了在运动训练与体育教育等领域开展循证实践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指出目前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不同经验水平教师在大学健美操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可能存在的差异,为总结有效教学行为规律,促进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供实证支持。方法:使用系统观察法,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开发编制健美操课堂教学系统观察工具,结合Obsever系统行为观察软件工具,分别对专家组和新手组教师的9次大学健美操课堂共计904分钟内的教学行为进行记录与分析,比较两组教师教学行为的差异。结果:两组教师在指导、沉默、慢速示范、常速示范等教学行为的时间百分比和批评、肢体协助等行为的使用频率方面呈现显著差异,在其他一些教学行为上也存在接近显著水平的差异。结论:不同经验水平教师在健美操课堂教学中表现出不同的教学行为模式,这与已有研究的主要结论基本一致,有助于今后对这些差异的成因及教学效果进一步研究,并为系统观察法在体育教学行为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7.
体育锻炼与自我概念关系的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有关体育锻炼与自我概念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定量分析。共查阅收集了20项符合元分析要求的关于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关系的研究,总样本量为5627人。元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与个体自我概念关系的平均效果量为0.37,置信区间为(0.28,0.46),属于中等效应;另外,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显示研究的稳定性较好,没有发表偏倚。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在有关体育锻炼与个体自我概念改善的研究所得结果较为一致,但两者之间的关系顺序在这些研究中并没有得到明确回答。  相似文献   
2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分析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对其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锻炼参与行为的各项指标,即锻炼年限、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每周锻炼总时间、锻炼强度、锻炼兴趣、体育成绩等,在某种程度上均可由身体自我概念的相应维度得分或总分进行预测。提示:身体自我概念可作为体育锻炼参与的动机因素加以干预;身体自我概念与体育锻炼参与行为之间关系的顺序问题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9.
视觉表象与自我谈话技术对情绪放松调节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采用完全被试间设计考查自我谈话和视觉表象这两种常见的心理放松认知技术对个体的情绪放松在效果上是否存在差异.将36名被试随机分为4组,引导被试分别进行视觉表象和自我谈话放松,并记录此过程中电生理指标的即时和延时变化以及被试的主观评价.研究发现,1)主观评价在两种方法间有差异;2)时间以及时间和方法的交互作用对a波的变化有显著影响.时间因素对其他指标也有影响;3)视觉表象的即时放松效果优于自我谈话,但是在延时效果上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30.
活动类型和强度对大学男生心境变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阐述和考察了个体锻炼活动中心境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其诸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活动类型;(2)活动强度;(3)适宜强度刺激等。并引入“运动处方”概念,探讨在这一类个体活动指导形式中加入个体主观变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