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92篇
科学研究   32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29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如何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正是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本文试图通过阐述奥林匹克教育对于大学生人格完善的作用,进一步提出如何在高校开展奥林匹克运动,以期达到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北地区佛教文化重心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从公元前1世纪佛教传入我国西北地区,迄今已经两千多年。历史上不同时期,西北佛教文化重心所在不同。佛教最早传入西域,西北佛教文化重心久在西域。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西北地区东部有了较大发展。隋唐时期,西北佛教文化重心转移到了关中。宋代以来,汉传佛教渐趋衰微,而藏传佛教在西北地区河湟流域异军突起,蒙元时期日益兴盛。明清时期,西北佛教文化重心转移到了河湟地区,奠定了近现代以来佛教在西北地区分布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3.
结合轧机负荷的主要特点及工作条件,介绍了轧辊轴承和密封结构的常用类型及选用要点,分析设计实例特点,改进轴承配置和密封结构,给出了优化后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主要实践环节之一。传统的野外实习以巩固和验证理论知识为目的,实习过程多是部门自然地理课程分别在不同学期进行课程实习,实习内容侧重部门自然地理学内容,实习中往往忽略了自然地理学的综合性,对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不够。本研究从创新型人才培养入手,从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出发,结合自身实践,以华中师范大学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为例,对传统部门自然地理分阶段的课程实习进行实践评价,对新开展的宜昌地区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进行分析。通过与传统实习方式相比较,对野外综合实习的内容、方法、绩效评价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进行评价,探讨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实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模式要根据培养对象的学习需求、自身素质、客观环境等来制定。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调研学习者的求学动机及知识水平,进行学习价值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课程设置上应增加实操性内容,增加多媒体和互动内容,网络学习平台要一体化设计,考试内容也要做相应改革,进而实现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开放大学是建设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重要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的一流开放大学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日本开放大学(又称为“日本放送大学”)是世界远程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它在不断发展和探索过程中形成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完善的治理结构、突出的战略愿景、优秀的教研体系和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开放大学,我们需要借鉴世界领域各国开放大学的先进经验,发展国家宏观政策支持、牢固树立先进办学理念、构建完善的治理结构、规划长远的发展战略、重点关注教学与研究、注重国内和国际合作、突出综合质量生命线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7.
自主性孤立是当下学校主流的绩效管理模式下的教师生存状态。要改变现状,必须进行管理变革,由绩效管理走向文化管理,这可谓教师管理新的诉求和选择。文化管理的核心旨在提高教师队伍的向心力,构建激情、信任、合作专业团队是学校文化管理的精髓。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同时,科学技术中心的地理位置在一定时期也发生转移。通过对科学技术中心转移的研究,我们发现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促成这种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论反思型教研活动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反思型教研活动是以自我反思为基础,在教学研究群体中共同合作探讨解决教学问题的活动。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问题驱动、专家引领、课例载体、“三段二层”、平等互助、实证取向、循环上升等7方面。它以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三段”)为基本结构,将个人反思与群体反思(“两层”)融合起来,能有效地激发和提高教师的反思动力,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反思习惯的形成,营造教师群体反思的氛围。  相似文献   
20.
唐崔安乐墓志的文化价值和认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墓志作为一种特别的化形态,是我国某历史阶段化成果的最真切的综合性反映。从人类化不断发展的角度,对新发现的唐代崔安乐墓志进行较详细诠释,分析出此墓志在史学、学、书法艺术方面的个性特征和因袭固例的历史性缺陷。由此提出了唐化突变的关节点是安史之乱,此后的唐化才实现了具有本质意义的深化和进步的重要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