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232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落叶树     
北京的街道,国槐、白杨之类的落叶树很多,冬天到来时,树叶就纷纷飘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身,任凭寒风侵袭,冰雪堆积,始终傲然屹立街头。  相似文献   
12.
初夏的五月,多数人敏感的神经似乎没有受到气温太多的影响,原因很简单,三伏天的炎热还在后头,可对于国际传媒界的巨头们来说,一波赛过一波的并购热浪已经袭来,而这时人们的神经也已愈来愈紧绷了:5月16日,美联社报道了创建于上世纪30年代加拿大汤姆森集团宣布以172亿美元并购具有百年辉煌历史的英国路透集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形意拳是中华武术史上一门古老的传统拳术,长于搏击,吸取了各种动物特长,如模仿猴的轻灵、虎的勇猛、燕的敏捷、蛇的柔韧、熊的笨拙、鸡的跳纵、龙的吞吐,对速度、灵活、灵敏、柔韧各有不同的侧重,因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防范与处罚体育竞技中的贿赂犯罪,各国设置了相应的刑法规范。而我国《体育法》对于体育界的反腐败行为确仅仅只是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刑法理论对这类犯罪行为主体是否属于受贿罪的特殊主体范畴始终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根据“罪行法定”原则,要规制该类犯罪就必须对我国现行刑法做出相应规定以及其它相应立法做出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15.
唐代服食风气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唐一代,从封建帝王、达官显贵到文人学士热衷服食,蔚为风气。服食之风败坏了政风吏治,损害了国家经济,毒化了社会风气。唐代服食风气乃承魏晋南北朝之流风余韵,是统治阶级尊崇道教的结果,是社会上层精神追求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如何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正是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本文试图通过阐述奥林匹克教育对于大学生人格完善的作用,进一步提出如何在高校开展奥林匹克运动,以期达到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认识《新干线》时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故事。我不是个好读者,没有从第一期就开始买,不过当我边舔冰棍边啃书时明白了什么叫做相见恨晚。其实说来也惭愧,我在初三日寸曾经放言“只要我考取重点高中,我就马上利用那个暑假成为一个漫画家!”可事实证明,我只是个会说谎的家伙,当我如愿地直升到重点高中后,我背叛了漫画。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北地区佛教文化重心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从公元前1世纪佛教传入我国西北地区,迄今已经两千多年。历史上不同时期,西北佛教文化重心所在不同。佛教最早传入西域,西北佛教文化重心久在西域。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西北地区东部有了较大发展。隋唐时期,西北佛教文化重心转移到了关中。宋代以来,汉传佛教渐趋衰微,而藏传佛教在西北地区河湟流域异军突起,蒙元时期日益兴盛。明清时期,西北佛教文化重心转移到了河湟地区,奠定了近现代以来佛教在西北地区分布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9.
20.
学艺三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万物静观皆自得”是宋代程颢《秋日偶成》中的诗句,意思是说,只有在静观中,才能真正领略自然万物的真意。这里的“静观”,也称“静照”是指一种不受任何主观客观因素干扰、专心致志的精神状态。这是消除一切直接性功利目的、进入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