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教育   70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杨丽娟追星事件"中,媒体进行的介入式新闻策划颇多引人深思之处,它对当事人的影响,对社会舆论环境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之进行了考察,思考了新闻策划对社会进步和媒体自身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刘丽平 《教育探索》2007,(10):61-62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外语教学的要求,基于国内外课堂互动理论研究和课堂互动在英语教学法中的发展趋势,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认真分析制约课堂互动教学的各种因素,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33.
教学技能是师范生教师素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是教师教育师范性和示范性的具体体现。在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方面.微格教学具有微型化、规范化、声像化、评价及时化的特点。高师院校对师范生进行微格教学技能的分项训练.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综合教学能力,为他们尽快成为“有经验的”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4.
"读起来容易,做起来也不吃力,可一对答案,原来差得万里。"许多考生都抱怨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的分不好拿。本文针对湖南卷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谈谈高三考生考前必须加强培养的五大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5.
随着Internet网络的出现,网络与多媒体相结合实现了网络信息传输的多媒体化。在教育领域中,由于多媒体网络技术能将语音、文本、图像及视频等多种媒体综合在一起,直接刺激人的多种感官,并且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各种学科知识,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中心位置,教师围绕着学生的"学"而服务。对教师的角色需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36.
肯尼亚高等教育起步较晚,虽然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亦面临许多困境。如政治原因导致高等教育发展缓慢;理工科和文科招生人数之比严重失调;师资力量不均衡导致高校师生比失调;性别的不平等导致高校男女生比例失调;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下滑;艾滋病困扰等。  相似文献   
37.
根据澳大利亚毕业生就业委员会发布的《2014年研究生就业去向报告》对澳大利亚研究生就业现状和就业策略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研究生就业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8.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教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是一种新兴媒体,它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使人类社会迈向了网络时代。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而网络是未来世界的最主要的呈现方式,网络要伴随青少年成长,因而青少年的成长将会打上网络的烙印。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本文主要就青少年网络成瘾进行了界定;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重点提出了应从国家和社会、家庭、学校以及青少年自身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教育对策,以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9.
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美国世纪,在过去百年中美国在科学技术和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美国的发展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究其原因,这与美国能够不断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密不可分。美国已作为世界最强国进入了21世纪,在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仍是其政府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当今美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分析其特点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0.
刘丽平 《考试周刊》2013,(11):53-54
如何在数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呢?本文作者从三个方面谈了个人的认识: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特性;要善于区分和运用不同类型的数学语言;要能够准确转换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