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场域理论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旨在超越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的对立而提出的反思社会学的概念体系之一。“一个场域由附着于某种权力形成的各种位置空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所构成”。场域理论在方法论意义上有三点启示。第一,关系主义的视角。场域是诸种客观力量被调整定型的一个体系,这是一种非实体的思维方式,任何事务都是过程性的,而我们习惯于以实体的方式思考,而牺牲了其间的复杂关系。第二,生成的过程论思想。场域内产生的各种效应,既不是杂乱无章的行动的纯粹叠加,也不是某种协调计划的整合结果,而是游戏的结构。场域是一个冲突和竞…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十年有余,面向未来十年,为了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学术交流与发展,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于2012年10月在福建召开第八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秉承开放包容的学术理性和直面问题的学术情怀,就课程改革的理论反思、课程实施与评价、课堂教学与中小学教材建设、学校课程建设、学生与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讨论,力图从学理上探寻课程改革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与实现路径。这次学术研讨会对于繁荣我国课程学术文化,深度探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科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学过程按照"确定学习小组——选择教学任务——实施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与反思"的基本流程展开。为了保障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实施效果,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需要遵循问题探索与理论升华相统一的原则;学生主体性和教师指导作用相统一的原则;学习小组分工与合作有机结合的原则;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的方法对福建省三所本科院校的部分大学生学习投入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投入总体情况一般,行为、认知、情感三个维度的投入不高。大学生学习投入具体存在三个问题:学习态度消极,自主学习能力弱;计划执行力不足,学习策略不适应大学学习;积极学习情感难以转化为行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提高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具体建议: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大学课程设置,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改革学业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5.
对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配置的研究,以及教师与学生对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发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存在绘制缺少童趣与幽默,插图不符合文本内容、不符合课文意境,插图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或历史事实,插图位置不当等问题.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绘制应以小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表现手法应符合课文类型,应依据课文内容和课文意境,应符合生活实际或历史背景,应考虑插图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提问是一种古老而又重要的教学方法,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助产式教学即是以提问为核心、通过问对的艺术引导谈话者逐步反思所探讨的问题,让自以为知者知其所不知。现代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仍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可以  相似文献   
17.
促进学生体验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体验,作为一种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亲历包括亲身经历和心理上的经历(如移情、回顾与反思)。体验,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其亲历中获得的认识和情感。体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主体性、意义性、非规定性。体验的生成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同时受到外在环境的制约。体验的对象不只是情感,还可以是学习过程中与人合作的经验、方法以及策略运用之得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等。促进学生体验的教学策略具体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教学的情境性、关注教学关系的建构、实施质性评价、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能力、注重理性思维的引导。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师生交往得以进行的工具,但如果只是从工具的视角来认识师生交往中的语言,可能会使语言单纯充当了教学的工具。语言不仅构成了人的存在,也构成了师生交往的根本存在。从存在的角度来理解语言和师生交往,不仅开辟了另一个思维路径,也使师生交往过程更富于沟通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目前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对3套教材中“化学反应速率”实验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化学反应速率”实验内容的设置强调知识的基础性与系统性,注重实验和结论分析,其中人教版教材更加注重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鲁教版教材对老师与学生的要求是3套教材中最高的,其内容最为丰富,难度和深度最大.针对上述结论给出的教学建议:要根据学生的基础与需要选择实验教学内容,人教版与苏教教材“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适合各种层次的学生,而鲁教版对学生实验技术与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很高,适合想考入名牌大学或参加比赛的学生;在“化学反应速率”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做到把学生的需求、教学内容、学校实验条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