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9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随着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作为农村小学,如何跟上改革的步子,适应新一轮的课改要求,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小学管理规程>指出:"要切实发挥乡镇中小学‘办学示范、教研中心'作用,带动(村级)小学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在这方面,我们凡河小学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相似文献   
82.
刘景昆同志,生于1894年,先后毕业于河北农学院和北京大学化学系。1920年到北京四中任化学教师,1954年被评为特级教师,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和劳动模范,北京市第一、二届政协委员,参加过1956年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和1959年的全国文教群英会。1972年3月15日因病逝世。刘老从事教育工作近50年,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教育遗产。他提出“热爱学生、热爱科学、热爱教学”的教育思想,至今,对我们的教育事业仍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
初高中学生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步增长实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高中学生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步增长实验报告●刘文明这项研究属于创造教育范畴。所谓创造教育是指以开发教育对象创造性素质为本质特征的新型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突出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全方位、多层次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现代创造教育始于20年代的美国,7...  相似文献   
84.
《资治通鉴》与《君王论》是中西封建时代影响深远的两大政治学名著,本文通过对这两大名著的比较研究,探析了其间国家学说的差异及其成因,指出《资治通鉴》中提倡的是德治、礼治与怀夷的治国之边,而《君王论》则与此迥异,主张术治、法治与攘夷。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中意两国政治状况、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两书作者人生经历的不同。这一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近代中西文明差异的渊源。  相似文献   
85.
沈从文所崇尚的“湘西文化”是一种本于自然、归于自然的哲学,是一种洋溢着鲜活生命力,宁静和谐的文化。自在自为、自然和谐、原始本真是其特质和内核。本文试图通过文化,以自然性爱、自然人性、生命形式为基础来探讨“湘西民间文化”的原始本真美。  相似文献   
86.
设计的产生是人们通过观察、认识、审美后的对具体事物的设想与改造的计划过程。对城市规划设计思维过程表达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7.
88.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历史条件的考察,指出这一概念因受当时欧洲流行的亚细亚观的影响以及占有材料和研究视角的局限,不自觉地染上了欧洲中心论的色彩。然而,国内许多学者对此一味埋头于考据式的诠释或硬套某种模式,而不是本着实事求是和历史主义的态度从亚洲历史实际出发来加以考察,这不利于我们在新形势下更好地理解、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9.
两年制高职的技能实训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调整实训目标,确定实训内容和要求,改革实训方式,改善实训条件,提高实训质量.  相似文献   
90.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正在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的目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这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以什么样面貌进入二十一世纪,也关系到我国今后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是否具有深厚的人才实力。目标是伟大的,任务是光荣的,但困难也是严重的,特别是我们面临着十分复杂的社会条件和巨大的社会变革,国内外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正在加紧实施,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形势下,能否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