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9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5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土的界限含水量是土体重要物性指标,也是"土力学"课程实验必做的内容。本研究采用光电联合液、塑限测试法代替传统圆锥仪法和搓条法,研究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用光电联合液、塑限测试的简化实验方法测定"土的界限含水量"。与标准实验方法对比表明,简化方法可以有效反映土体界限含水量物性指标,同时实验时间较短,适应实验教学课时。研究成果可供相关高校和教育机构参考。  相似文献   
32.
针对以往武术发展研究未能很好地起到指导实践作用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在对武术发展的当代社会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以往武术发展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武术本位"的偏弊进行反思。并从近年来文化界出现的"文化工具论"的理论视角出发,对当代社会武术发展策略展开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33.
中国短兵运动发展历史悠久,但由于其自身存在一定不足及遭遇战乱等原因,至今仍未形成完善的项目发展体系。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短兵与日本剑道进行了比较,着重从文化三层次理论的角度对日本剑道体系进行了解读,认为日本剑道目前已形成了以核心文化层、物器技术层、制度习俗层为核心的日本剑道文化体系,发挥了该项目完善人格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独特功能,给遭遇发展"瓶颈"的中国短兵带来了启迪与借鉴。由此建议中国短兵应在日本剑道防具基础上开发中国特色短兵防具,重点加强项目核心理念文化的构建,建立项目技术体系与运行机制,从而形成道器合一的中国特色短兵体系。  相似文献   
34.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参加冬奥会以来第13~23届冬奥会的国际竞争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冬奥会奖牌和金牌分布中,强国所占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区域竞争实力表现为欧洲强势依旧、北美洲保持平稳、亚洲逐渐上升、大洋洲和非洲起色不佳;项目设置形成冰上项目与雪上项目“三七分布”态势,且不同项目有相对稳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奖牌竞争;冬奥会有明显的“东道主”效应存在,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主办国竞技实力会显著提高。建议全面把握冬奥会致胜规律和变化趋势,为确保中国2022冬奥会排名,须“使强项更强、恶补短板”,在此基础上,借助2022冬奥会的历史机遇,实现全面参赛;利用“东道主”效应,发挥主场优势,确保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奖牌胜券在握;尽早谋划新增项目,力争赢得更多奖牌。  相似文献   
35.
为探讨智能手机运动软件的使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影响,以387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APP使用组240人,APP干预组147人,运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APP使用组和APP干预组实验前后的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习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均显示:使用智能手机运动软件能显著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目标态度”、“行为态度”、“行为意向”等态度变量和“行为习惯”,而且,这些态度变量与行为习惯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能相互促进,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计划行为理论”模型解释锻炼行为的有效性;但是,研究也发现“主观标准”变量与“行为习惯”仅具有微弱相关性,说明该理论模型的解释力具有局限性。研究结果可为大学生体育行为促进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6.
国内肥胖和超重现象日趋严重,运动减肥中常用的两种方法:有氧健身操和力量练习方法,这两种训练方式如何改变年轻超重和肥胖男性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文章试图来给予正在利用这两类运动方式健身和减肥的年轻超重或者肥胖者一些科学建议,从而能够根据自身身体状态和需求来科学健身。研究方法:9周训练时间,分3组平行进行,分别为有氧健身操组、力量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一般选在下午5点进行,每次训练90min,5次/周。实验前后分别测试受试者的BMI,体脂率,最大摄氧量,耐力,握力和弹跳力,以及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统计分析实验数据,t检验实验前后和组间的差异。实验结果:有氧健身操和力量训练都能减少年轻超重和肥胖男性的BMI和体脂率,并增加肌肉量、握力和弹跳力,但有氧健身操改善受训者的心肺功能(最大摄氧量和耐力)的能力要强于力量训练。对于血清中的致炎因子影响来说,两种不同的训练方式起着完全相反的作用:有氧健身操能够降低致炎因子水平(IL-1β,IL-6,TNF-α),但是力量训练却使致炎因子的水平增加。结论:建议想增加肌肉量的年轻超重和肥胖男性在使用力量训练的同时,结合有氧健身操的锻炼方法,使身体逐渐恢复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37.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选取我国东中西部的江苏、浙江、河南、湖北、陕西、贵州六省具有一定规模、发展较好的民间足球社团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了民间足球社团的现实困境,并提出改进策略。研究认为,民间足球社团存在发展不平衡,总体参与人员较少,性别比、年龄比差距悬殊;组织内部机构设置简单,职能分工重合度高;内外部管理松散,组织成员自由度高,容易造成人才流失;经费收支不均衡,资金来源缺乏,“入不敷出”现象严重;参与赛事活动性质单一等问题。建议加强宣传,鼓励依法建立民间足球社团;完善内部机构设置,分工明确;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增加资金使用透明度;明确内外部管理机制,做好监督与自我监督;扩大赛事活动参与范围,不断提高竞赛层次。  相似文献   
38.
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是表征对象和过程状态的重要参数。综渗透到工业生产和实验研究的许多领域,所以温度测试技术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描述了P-N结作为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并讨论了测量温度的实际电路,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多路温度测试系统的框图。  相似文献   
39.
40.
为了探讨“照镜子”行为与身体自尊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303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照镜子”行为和身体自尊状况进行测查,结果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照镜子的态度良好;每天照镜子的次数多集中在3~5次,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中等偏上,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不同照镜子态度、频数以及满意度在身体自尊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