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22.
对福建省九龙江口浮宫红树植物白骨壤和桐花树叶片凋落物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发掘红树林植物凋落物中营养成分的组成特点.结果表明:白骨壤和桐花树叶片凋落物中都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其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以及Ca含量均比常见饲料成分高,桐花树叶片凋落物P偏低,白骨壤和桐花树叶片凋落物可以作为常规饲料成分加入配合饲料中.  相似文献   
23.
跆拳道于1988年汉城奥运会首次亮相,2000年悉尼奥运会正式成为奥运项目至今已经经历了4届奥运会。跆拳道也从裁判主观打分步入了电子护具时代。2008年无缘奥运的电子护具,也将在2012年正式进入奥运赛场。本文将参考2012年全国跆拳道冠军赛中男子58KG、68KG、80KG三个奥运会体重级别的半决赛及决赛,共9场比赛的12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总结使用DaeDo电子护具的我国男子跆拳道奥运级别运动员技战术特点,为跆拳道技战术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DaeDo电子护具对男子竞技跆拳道比赛技战术特点的影响,以参加2012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男子58kg级共44场比赛的4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竞技跆拳道比赛男子运动员的技战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回合中,技术运用次数逐渐增加,第一回合技术运用成功率最高,第三回合技术得分最多;下劈是得分最多的技术,占技术总得分的41.0%,横踢是运用最多的技术,使用率达44.9%;击头得分占总得分的61.2%,明显高于躯干得分,下劈是击头次数和得分最多的技术;各战术运用中,直接进攻、直接反击的使用率和得分率较高,而防守反击、攻防转换的使用率和得分率偏低,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5.
针刺肾俞承山穴对举重运动员疲劳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针刺肾俞、承山穴对大强度训练后疲劳的恢复作用,通过大负荷训练后计刺肾俞、承山等穴位,并观察比较训练前后次晨尿蛋白、尿素氮及运动成绩的变化,结果表明:针刺肾俞、承山穴对促进举重运动员大负荷训练后恢复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6.
绍兴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美称,以水乡、桥乡、酒乡闻名遐迩,位于柯桥的中国轻纺城更是万商云集。我们是绍兴县实验小学三(1)班的同学,为了让家乡山更秀,水更清,天更蓝,景更美,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奏响了一曲甜美的环保之歌。我们的班长——钦越岚一个清秀、干练的女孩。每门功课成绩在班上都名列前茅,创下连续三年勇夺我校奥数比赛一等奖、作文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今年上半年又获得全校中国象棋比赛女子第一名。这位文静、聪明、有主见的小姑娘,从小喜欢动手、动脑。她制作的科技环保作品,绘制的环保图画屡获一等奖。今年“六一”节,她喜获“…  相似文献   
27.
周攀 《高中数理化》2007,(10):18-19
解析:运用排除法,C选项|a-b|+1/a-b≥2,当a-b<0时不成立,运用公式一定要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如果a,b∈R,那么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号),如果a,b是正数,那么a+b/2≥√ab(当且仅当a=b时取“=”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28.
整理人:刘书增主讲人简介:马世力,1949年生。198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1985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同年留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1991年作为“弗布莱特访问学者”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修一年。2001年调到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从事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与科研工作,主办中国史学网  相似文献   
29.
通过研究200 米×4 次(每次间歇10 秒)×4 组(每组间歇30 秒)的间歇跑和运动员比赛后的心率、血乳酸值的变化,探讨间歇跑对柔道运动员比赛耐力的影响,为运动员在不影响其他素质的情况下提高比赛时耐力提供科学训练的依据  相似文献   
30.
电视看似被新媒体所冲击以致失去大量受众,但其实是危机与机遇并存,载体的转移使电视机不再是电视的唯一播出平台.作为新兴媒体,手机为电视这一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平台.从内容提供商的角度讲,电视节目制作者需要根据新媒体特性创造新的产品形态.传统电视节目必须综合手机媒体的特质,找到适当的内容和形式承载手机电视受众期待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