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天路》一歌除了表达西藏人民对党中央、解放军的感恩和赞颂之情,除了表达西藏人民对民族团结和幸福生活的渴望之外,细·心的读者们还会悟出另一层更加深远的意思,那就是对达赖之流的蔑视和唾弃。今天,广大西藏人民生活幸福,感谢共产党,感谢中央人民政府,民心也已不在达赖之流一边。因此他们妄图复辟的痴心妄想已经永远不可得逞!  相似文献   
32.
褚先生与人为善,尤其与后学为善.这个“善”,不仅指宽大包容、热情扶持,而且更重要的是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33.
屈原爱国主义的形成,客观上是因为楚国历史悠久,有独特的语言习惯、民情风俗和爱国传统,另外,屈原时代,楚国由盛转衰,内忧外患,危难当头:主观上是由于屈原的家世观念、学识才干、品德修养和长期的社会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4.
前些年曾经刮过一阵"寻根"之风。"寻根",最主要的是寻觅、探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本,也就是漆雕《根赋》中所赞颂的为国为民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之精神。倘能真正意识到这一点,才算是真正"寻"到了我华夏民族之"根"。今天的作者,学习屈骚,模仿屈骚,更多的是要绍继屈子忧国忧民爱国爱乡并为之默默奉献的精神,像漆雕《根赋》所表达的那样,而不要仅仅刻意追求赋体这种形式。这才是创作真正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35.
楚辞之所以能够长久流传,除本身优秀和政治环境这两个原因之外,还因为上层建筑具有历史继承性、人生本身具有双重欲求性、知识分子具有人文追求性.  相似文献   
36.
《九辩》一诗并非“章自成篇”,杂乱凑合,而是线索连贯,层次井然。此诗非屈原所著,也非宋玉“悯惜”屈原“以述其志”,而乃宋玉自抒身世感慨之作。  相似文献   
37.
只要能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指导来研究问题,只要能广泛阅读古籍、特别是像赵翼《陔余丛考》这类集古代干支、生肖研究之大成者,笼罩在干支、生肖问题上的"迷雾",不难真正"拨开"。屈原及其作品与生肖无关。屈原不俗。  相似文献   
38.
周秉高 《职大学报》2011,(4):27-27,38
各位专家、各位编委、各位领导:《职大学报》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和全总高等教育职业委员会领导下、全国41所高校联办、并委托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国家正式学报类期刊。我刊有3个重要的特色专栏,其中之一,就是"墨学研究"专栏。"墨学研究"专栏已经办了10年。去年,  相似文献   
39.
周秉高 《职大学报》2013,(6):1-3,64
林庚先生在《天问论笺》一书中两次强调"《天问》中‘帝’字均指天帝",此语恐与《天问》内容不太吻合。先秦古人心目中之"帝"字,一为历史概念,二为神话概念,就是没有后来西方那种的宗教概念。李陈玉似乎对天主教有所了解,并试图用天主教的某些教义来诠释《天问》一诗。这种解读楚辞的方法是不妥当的,因为这与屈原以及其他先秦古人的思维并不吻合;但将屈原作品与西洋文化相联系、作比较,明末李陈玉大概是中国第一人。李陈玉的这点功绩应予肯定。  相似文献   
40.
褚先生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很关心;褚先生的胸襟如大海一样宽阔,十分热情地关怀、奖掖后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