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7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当前阻碍法治心态建立的主要因素有二 :一是计划手段在人们心理上的惯性作用 ;二是有些同志误以为法律仅仅是统治阶级用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根据当前的社会实际 ,遵循人的心理规律 ,通过说理法、感染法和管理法对干部和群众进行法治心态培养  相似文献   
52.
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做中学”,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对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可以指导我们创设一些有鲜明学科特征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3.
敬语不仅是日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同时也体现了日本人的思维模式、人际交往、交际礼仪、伦理观念、思想感情等是日本整个社会社交的润滑剂。作为日语学习者要了解日本、日本社会、日本文化敬语就是入门必备的一把"钥匙",因此我们必须学好敬语。但是因其具有繁多的表达形式和庞杂的语法体系,使用时还需要根据时间、场合、对象等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很难正确使用和合理运用。"お"和"ご"作为敬语比较有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如何正确使用这两个接头词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4.
本文结合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基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对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分析与融入,从而加强对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55.
新一轮技术革命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程。数字化转型催生大量新兴职业技术岗位,技术创新逐渐凸显知识聚合性、技术组合性、知识和技术应用的复杂性特征。为回应数字转型对技术创新人才的发展诉求,培养具有知识整合与建构能力、技术重混的实践技能以及应对复杂问题情境的技术创新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应改变以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搭建虚实结合的实践场域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打破单一学科知识体系束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构建网络化知识体系;创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实践共同体,通过共同实践加快知识内化和转移;突破机械化、程序化操作的限度,通过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和实施岗位轮换,使学生深度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培养整体性、系统性思维,增强技术重组的实践操作能力,最终实现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6.
本文详细回顾了航天三院电大艰辛的发展历程,讲述了她是如何一步步抓住机遇,由一个小工作站发展成为云岗地区仅有的高等教育学历单位的。三十年来,航三电大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办学方向,为三院及社会各类成人教育提供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终身教育学习机会,在构建航天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道路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充分显示了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国媒体,在文化输出中自然要起到先头部队的作用.近年来省级电视台国际频道的创办就是中国的电视业在对外传播方面的一次出击.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省级电视台国际频道的探析,找出"国际频道"在省级电视台中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58.
姚岚 《科教文汇》2012,(17):117-117,125
学习动机被认为是影响二语习得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学习动机一般可分为两类:工具型学习动机和融合型学习动机。在中国,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工具型学习动机的执行者。本文中,作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并结合融合型学习动机的理论,对如何培养融合型学习动机进行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59.
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再这样的形势之下,我国的制造业生产工艺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完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质量日益提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精益化生产策略的提出,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生产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进而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制造业生产能力,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以精益生产策略下车间生产准备管理技术为主线,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