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收费标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收费标准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按成本定价、计时定价、效益成本定价等定价方法,并且针对信息咨询部门的各项服务类型制定了不同的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32.
远程教育是知识经济信息社会背景下,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模式,远程教育为人们寻求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有效的途径。介绍了远程教育的概念以及发展远程教育的重要意义,探讨了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远程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33.
医疗监护工作需要精准地掌握病人各项重要的身体指标,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越高,对病人的病情判定越准确。针对传统监护设备便携性差、移动性差,成本较高的缺点,设计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生理参数移动监护系统。系统将蓝牙模块与医用传感器结合,以Android手机作为数据中转站,接收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并呈现给用户,同时将数据发送给远端服务器。用手机模拟医用传感器对系统功能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4.
目前监理行业的重点在施工监理,而更加重要的设计监理却没广泛实施。对设计监理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列举设计监理实例,并分析了目前设计监理的状况,提出开展设计监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5.
青少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这是当前体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怪圈,与我们的体育教学模式太格式化,形式太僵化密切相关。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青少年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也要发展青少年学生的智力,使青少年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小学生的画画、涂涂、塌塌,有些是不可能得到我们大家认可的。这就像小学作文教学一样,我们的老师也好,家长也罢,总喜欢拿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优秀作文去和学生的习作进行比照,认为那才是正宗,结果要么是拔苗助长,要么是恨铁不成钢,孩子的习作水平不见提高,反而消泯了他们的兴趣与灵气。美术教学也是  相似文献   
37.
正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有着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其本身无疑具有某种潜在的教育价值。它有助于活力社会的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音乐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音乐教育是国民音乐教育的有机组成,依靠音乐进行审美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探索具有积极作用。声音是一种生理过程,人们对于声音是有选择的,音乐形式千变万化,根据不同的需要和标准,凡是通过音乐影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增进知识技能的音乐活动,都属于音乐教育的范畴。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少年儿童阅读心理的分析,并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如何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为少年儿童营造适宜的读书环境。指出只有正确认识儿童的阅读心理,研究儿童的阅读规律,为他们提供正向、积极、愉悦的阅读环境,才能有效地引导少年儿童读书兴趣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9.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建设精神文明,促进民族振兴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法国大文豪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数字、文字和音乐。”可见,音乐在培养人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好处。中外许多科学家都与音乐结缘: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爱因斯坦正是在不断弹奏钢琴的同时,悟出了震撼世  相似文献   
40.
姜宏 《中国德育》2010,(4):44-47
2008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小学教帅职业道德规范》。它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这“三爱”为主线,以“教书育人”为核心,以“为人师表”为要求,以“终身学习”为引导,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融入其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客观需求,体现了新形势下党和人民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